发布时间:2023-04-10 浏览:801 次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专题
关注貌似“机器人”的帕金森病
义诊活动现场照片一张
李大妈今年65岁,面部呆板、毫无表情,像戴了“面具”一样,并且行走迟缓,貌似“机器人”,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像李大妈这样的市民出现在了活动现场。
昨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市一院在通灌院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专家共接受了近200名市民的咨询。据市一院神经内科常务副主任徐丙超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帕金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轻化趋势,市民要提防被帕金森病“盯”上。
帕金森病的常见早期症状
★不用力的时候,单侧或双侧的手臂不由自主抖动
★平时颤抖,但睡眠时不会出现抖动现象
★肌肉僵硬、疼痛,身体无法伸直
★眨眼、走路时双臂摆动及其他不自觉行为比正常人缓慢
★讲话语速日渐缓慢,音调呆板
★肢体僵硬不灵活,写字时手发抖,且越写越小
★走路感觉迈不开步子,以小碎步前进
★缺乏平衡感,容易跌倒等
得了帕金森病 家人应细心呵护
★心理关怀:帮助解除悲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多与患者聊天;鼓励参与社会活动,配合治疗。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帮助学习规范的步行姿态;鼓励早期患者主动活动,适当锻炼;中晚期患者可能发生运动障碍,家属应帮助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动活动和肌肉、关节按摩。
★膳食和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瓜果和蜂蜜,防治便秘;适量吃豆类和奶类,建议晚上睡前喝牛奶;限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服药半小时后进餐;每天喝6~8杯水。
★预防并发症:注意居室温度、通风,根据季节、气候等适时增减衣服及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对卧床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门诊推荐
市一院帕金森病诊疗中心
市一院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病诊疗中心是依托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 并整合了院内多个优势学科的人才和资源而建成的综合性临床诊疗和科研平台,拥有包括PET在内的先进影像评估体系,可对处于临床前期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从而尽早启动干预,通过饮食、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干预等手段来延缓病情。
在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上,神经内科专家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的调整可做到专科化、全程化、精准化、规范化及分级化管理;对于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功能神经外科已经成功开展脑起搏器手术(DBS);他们与神经康复、神经心理、神经影像及护理团队共同组成了强有力的市一院“抗帕团”。
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门诊地点:通灌院区4号楼四楼市脑科医院门诊内
何炳虹 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