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科普视频

连一医“管道工”另辟蹊径 为王奶奶解决一大难题

发布时间:2021-02-23 浏览:2286 次

连一医“管道工”另辟蹊径 为王奶奶解决一大难题

有这样一个专科护理团队,他们每天从事着血管通路的建立、维护与管理工作。简单说就是为肿瘤化疗、血管条件差、长期输液治疗等患者置入一条更加安全、可以长期留置的静脉导管,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中心静脉置管,通过腔内心电图定位精准的将导管放置在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有人把他们叫做“管道工”,他们就是市一院的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团队。

住在安宁疗护病房的王奶奶是一位87岁的肺癌患者,需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及长期的输液治疗。不幸的是CT提示其有上腔压迫综合征,且外周静脉条件差,无法经上肢、颈部、胸部等进行上腔静脉血管通路输液。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团队对她的病情进行讨论,在对其血管条件等方面全面评估后,拟定了合适的置管方案,决定在其大腿中上段大隐静脉置入PICC,术中使用腔内心电图精准定位,导管到达下腔静脉最佳留置部位。

经下肢大隐静脉PICC置管术技术要求比较高,目前在省内开展的例数很少。该技术解决了患者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上肢血管畸形、上肢高度水肿、上肢肌张力高等无法经上肢常规PICC置管的难题,同时也减少了下肢股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导管弯折、断裂的现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便于护理人员对血管通路的维护,为患者带来福音。

李东亮 孙凤凤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简介

2004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门诊,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院三区规模的专科门诊、全市共设立14个维护网点,拥有9名专科核心成员、76名专科网络小组成员。门诊由江苏省静脉治疗护理专科护士坐诊,配备国内最先进的PICC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器,可以进行院内、外中长期导管置入及并发症远程会诊、多学科联合会诊等,为院内、外学员提供理论指导、器材练习、实地操作等全方位培训。同时,为患者提供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心理支持、居家生活指导等全方位护理服务。

2019年静脉治疗小组被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科技服务站,获批市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全市静脉治疗护理队伍培养专科骨干力量,推动连云港市静脉治疗护理专科发展。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