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浏览:798 次
打赢生命保卫战,ECMO(体外膜肺)显神威
市一院多学科联动成功抢救危重患者
孟盈盈 陆璇 陈晓兵
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急诊ICU使用ECMO(体外膜肺)救治了一名年仅3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刘先生。经过8天的ECMO辅助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刘先生的心脏恢复功能,脱离生命危险。这是该院急诊ICU、抢救室、心内科、DSA室、血管外科紧密合作,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的有利见证。
35岁的刘先生因胸痛难忍,被救护车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病前一天刘先生就出现过胸痛,胸闷的情况。到达市一院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后壁、右心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120转运的途中出现室颤,到达抢救室多次室颤,医生迅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救我!”刘先生昏迷前的一句话让在场人员深深动容。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这里离死亡很近,也离重生不远。而给予患者希望、从不轻言放弃的,正是市一院急诊ICU团队。
刘先生命悬一线,陈晓兵主任医师和团队成员认为通过ECMO让刘先生的心肺休息下来,才能争取到一线生的希望。他立即联系DSA室为刘先生准备介入手术,心内科徐良辰副主任医师团队严阵以待。陈晓兵和吴庆亚医生在为刘先生准备置管。刘先生边心肺复苏+电除颤,边进行ECMO置管术。于杰护士长带领抢救室护士负责抢救,陆璇护士长带领ECMO护理团队负责管路预充及置管的配合,所有的操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一切为拯救病人的生命。
幸运的是,应用ECMO后,刘先生的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生命体征逐步稳定。在ECMO的保驾护航下,刘先生转运至DSA室,介入手术成功开通了闭塞冠脉血管、恢复心脏血运。开通闭塞血管后刘先生的血压及心脏功能不可能很快改善,所以转入急诊ICU继续加强监护治疗,经过8天的ECMO辅助,刘先生的心脏功能得以恢复。经历了“下机”这最后一道“难关”后,刘先生情况逐步恢复正常。
“谢谢你们救了我!”张先生撤机拔除气管插管的第一句话,在急诊ICU团队看来,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每个人对于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只要患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ECMO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肺水肿等危重症的救治,这样技术就像是体外的人工心脏和人工肺,把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通过特殊材质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再把血液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陈晓兵介绍,使用ECMO主要的难度是置入的时机选择、应用过程中参数调整,以及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实践证明,市一院有着强大的医护团队,时刻保卫着港城人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