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5 浏览:947 次
市一院“学生心理门诊”
为莘莘学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何炳虹 薛梅
孩子还在上小学,作业却拖拉到很晚才完成……
初一过去一个学期了,可孩子和家长还是惴惴不安……
情绪不佳、学业困难,是否要休学?休学后何时复学?如何办理休学和复学证明?
上大学了,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是退学还是该继续?
孩子厌学、逃学、拒学……
一系列的心理和学习议题让家长、学生和教师焦虑、茫然……
近年来,随着成长环境的内涵性演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进行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疾病治疗和干预的同时,许多现实性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比如休学和复学、心理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家-校-医”融合的心理健康生态系统建设等。
市一院心身医学科依据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质和特别需求,开设有我市首个以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为特色的“学生心理门诊”,为莘莘学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适宜人群
所有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系统的教师等。
主要应用场景
休复学议题:由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学业压力以及学业能力评估,休学和复学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
适应问题:新入学或转学等带来的挑战,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处理与新同学的关系、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等。
学业问题:学习动力不足、逃学与厌学、学习障碍、学业不良、时间管理困难、考试焦虑等。
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冲突、人际交往恐惧、孤独、被欺凌或霸凌经历等。
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强迫等负面情绪。
青春期问题:青春期闭锁心理、身心发育不平衡带来的心理冲击、情绪不稳定、性取向和性别身份问题、性心理困惑以及情感困惑等。
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过度沉溺于互联网,无节制地玩游戏、聊天等影响学业等问题。
家庭问题:家庭暴力、夫妻冲突、亲子冲突或其他家庭危机等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学业、休学、复学、职业发展和科研等方面的困惑和压力。
除上述议题以外的与学生及家庭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就诊流程
第一步,预约挂号——心身医学科门诊——学生心理门诊
第二步,前往诊室后,先至精神科医生处做评估前访谈,经过专业判断后,按照医生的提示到相应的“心理测评诊室”做评估以及其他相应的检查。
第三步,拿着自己的心理测评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返回精神科医生处,医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以及心理评测报告给予患者详细解释、指导意见以及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