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4 浏览:1313 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中高嘌呤、高脂肪、高蛋白成分的比重增大,使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为提高公众对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视程度,2016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痛风学专业组在本届年会上经过专家讨论,正式提出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痛风及痛风的病程
痛风(GOUT)是由于身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于尿酸在关节内大量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对关节造成刺激而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
痛风的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热痛伴尿酸升高)、间歇发作期(尿酸仍然偏高,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暂时缓解,易复发)、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痛风发作次数相对减少,皮下痛风石沉积)、肾脏病变期(出现肾功能不全)。
尿酸从何而来?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尿酸的生成与嘌呤密切相关,正常人体约10%-15%的嘌呤由食物中摄取,85%-90%由体内自身合成,嘌呤经肝脏代谢后形成尿酸,尿酸大多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
人体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800毫克,同时排泄掉8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排泄不出或者尿酸排泄机能退化,使体内尿酸滞留过多,血液中尿酸升高称为高尿酸血症。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定义为:在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测血尿酸水平>420umol/L。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痛风,当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出现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临床表现时诊断为痛风,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是存在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对于尿酸偏高但无关节症状的患者来说或许正处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风间歇发作期阶段,高尿酸仍然是埋藏在体内的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痛风炸弹”。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现代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相关,对身体的危害极大,虽然患者暂时未出现关节红肿灼痛的临床症状,但其危害性是潜在和持续的。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尿酸在关节腔内蓄积形成尿酸盐结晶刺激关节而导致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反应,引起痛风反复发作。
2.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变: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有70%经过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体内尿酸过多超过肾小球滤过能力,蓄积在肾脏中结晶化导致急性高尿酸肾病和慢性尿酸性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而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的排泄进一步减少,加重高尿酸血症。
3.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正常人尿酸水平每增加60umol/L,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高尿酸症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4.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常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疾患,容易引起血管粥样硬化,最终易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因此,无论您是痛风急性发作期,还是单纯的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间歇发作期的患者,无论有无关节疼痛症状,都应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就诊,让专科医生为您量身订做一套适合自己的治疗及预防保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