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资讯

携手同行玫瑰路

发布时间:2019-04-09 浏览:752 次

 为落实“进一步发展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高新25病区护理组秉承“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将造口延伸护理服务做实做细,通过电话回访、微信群、家庭回访等多种方式,给予患者饮食、用药、康复以及心理方面的指导。2019年4月3日在杨丽护士长的带领下,伤造口专科护士朱玲棣等人利用休息时间先后走访了市区及赣榆区的三名造口病人。

首先来到光荣之家——李大叔是一名退伍的海军,具备了军人所有的特质,从饮食、活动、造口护理各方面都要求“标准”。一直与护士长及造口专科护士保持着微信联系。当得知护士长上门看他时,李大叔和老伴早早地在家中等候。在敲开他的家门时,我们看到了期盼和喜悦的眼神。杨丽护士长针对病人现存的问题给予了细心讲解。访视结束后,李大叔和老伴坚持要我们带上准备好的水果一直送至小区门口,这就是最真诚的护患情!

教师之家——田大爷和老伴都是东北人,他平时不爱说话,有了造口后是更沉默寡言。在老伴和儿女的细心照顾和科室微信群的作用下,老人逐渐有了笑声、话语声。我们刚进门,田大爷迫不及待的带大家参观了自己的造口小屋,一张检查床、一个造口用品存放柜、一个洗澡间,让我们强烈的感到田大爷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专科护士朱玲棣检查了大爷的造口,给予了造口扩肛等方面的疑问解答。鼓励他大胆的走出去,及外出的一些注意事项。大妈认真地听着,一一的做了记录。

最后是特殊之家——小邵是位年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时也是两个宝宝的爸爸,因为消化道穿孔而成为了短暂的“造口人”。在电话回访及微信聊天中大家都能感受到他早点回纳的迫切和拥有舒适生活的渴求,所以决定去看看他,多给他点心理支持。走进家里,小邵就拉着大家坐下,讲着自己最近的情况,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疾病知识。虽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交流,但他的心情似乎放松了许多,知道了许多临时造口的相关知识及回纳前的注意事项。看到在两个宝宝面前他大家长的样子,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每次的造口家庭回访我们都很有感触,真心希望可以帮到每一位造口病人,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也会将这项活动一直开展下去,成为造口人的“家庭病房和课堂”。

                  (高新二十五病区  朱玲棣、杨丽)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