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1 浏览:1447 次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亮点工作系列报道
多科协作联动 畅通生命通道
打造区域急危重症救治“高速路”
——市一院获批我市唯一的省区域级三大救治中心和
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2018年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一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深化三甲综合医院内涵建设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推进落实健康连云港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日前,市一院获批全市唯一一家江苏省区域级胸痛、创伤及卒中救治中心和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进一步彰显了医院完善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体系、强有力的急危重症防治能力、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港城百姓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再获医院改革发展红利。
【院长寄语】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许多患者因为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而导致高致残率与致死率,三大中心与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建设就是为了帮助患者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近年来,我院立足“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定位,依托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综合优势,以大急诊理念为引领,在综合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重度创伤(复合伤)、急性中毒、危重孕产妇及突发性灾难性事故的救治需求,整合了院前、院内、社区、县区医院等力量,打造“多中心协同救治”的分级防治体系,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以规范化的流程、精细化的管理,为全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创伤患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打造了一条生命救治的“高速路”,同时,我院还将各基层医院纳入整体救治体系,各级医疗机构组建急诊联合体,进一步畅通分级诊疗绿色通道,为区域卫生健康高质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出应有贡献。——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小民
【胸痛中心】
我市唯一一家省区域级胸痛中心
我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一旦发病,如果错过了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每一秒钟都存在极大的死亡风险。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通过建立胸痛中心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
——强大急救团队。市一院从2003年开始就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2016年5月筹建胸痛中心,6月正式运行,12月取得市卫计委的正式认证,同年被省卫计委确认为省内区域(苏北片)胸痛中心建设单位,2017年9月获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授牌,成为我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胸痛中心依托市一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优势资源,协同连云港市120急救中心以及海州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基层卫生机构,建立起覆盖整个连云港市的“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
——时间就是心肌。中心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流程管理和规范化诊疗,心梗病人从入院到血管融通的时间基本控制在70分钟之内,极大缩短了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有效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8年,市一院胸痛中心共救治胸痛患者3000余例,为300余例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因出色的成绩,中心被中国胸痛中心评为年度质控铜奖。
【卒中中心】
我市唯一一家省区域级卒中中心
我市唯一一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卒中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在我国,中风已成为致残和致死的第一大杀手。当前,治疗中风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血管溶栓及机械取栓。突发脑中风患者越早溶栓越早获益,因此中风患者救治中首要强调的是“快”。
——组建专科联盟。为了缩短救治时间,让发病者得到快速而精准的联合治疗,市一院2010年5月创建卒中中心,2012年12月成为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医院,2015年被国家脑防委授予示范基地医院,2016年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2017年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2018年5月牵头成立连云港市卒中学会与连云港市卒中联盟。市一院卒中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组成,设置多个专业分组,包括静脉溶栓小组、动脉溶栓小组、机械取栓小组、院前急救小组、外科救治小组、医技小组、康复小组、护理小组以及重症小组,打破原有分科治疗的壁垒,整合相关科室的力量,实现多学科协作的有效融合,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时间就是大脑。中心救治触角已经延伸至患者入院前,当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后,便给予患者自救指导,入院后CT检查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采血送到检验并出具结果时间10分钟内,从患者入院到点滴溶栓药物,环环紧扣,实现了静脉溶栓的时间(DNT)小于40分钟。中心所有介入医生和血管超声医生均经过反复专业化培训,并取得相关技术资质,自2016年以来,常规开展DSA、CEA、CAS和机械取栓。为了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挽救卒中患者的生命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在其进入中心后48小时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神经功能、语言、认知和心理的康复。2018年以来,中心住院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率达到91%以上,中心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及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百强。中心充分利用卒中数据库的上下转诊功能和远程会诊平台,整合各级医疗资源,构建并发布了连云港市卒中地图,保障更多的卒中患者能够就近得到快速、精准的溶栓治疗。
【创伤中心】
我市唯一一家省区域级创伤中心
——多学科协作。2018年5月,作为严重创伤、急危重症病一体化救治的重要平台,市一院创伤中心成立,该中心团队包括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创伤救治相关科室,下设手足外科、足踝创伤、膝关节、肘关节创伤、关节创伤、脊柱创伤、骨不连、骨感染、踝关节微创治疗、关节镜治疗多个专业治疗组,不同学科的专家相互交叉、渗透、整合,发挥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自身技术全面提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率。
——黄金一小时。在120急救中心接诊严重创伤患者后,急救人员可以通过米健信息系统为患者进行院前创伤(TS)评分,以量化标准来判断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急救,并在微信工作群中及时反馈患者情况,在患者被送达医院抢救室前就已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工作。这种“医生主动等患者”的模式替代了以往“患者被动等医生”的传统模式,打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专科会诊的生命通道,使创伤患者从院前、接诊、会诊、检查、检验到治疗、手术均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快捷、有效的处理,进一步保障了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同时,中心设立的创伤早期康复训练室及老年创伤加速康复病房、无痛病房和无栓病房配合患者后续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中心年收治住院创伤患者2000余例,其中,严重创伤(创伤严重度评分≥16)患者300余例,服务能力辐射本市及苏北鲁南地区。
【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三大中心建设,为患者搭建起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并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明显提升了医院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医院整体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省卫健委的高度认可,2018年9月,省卫健委正式确认市一院为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填补了苏北地区的空白。
市一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从组织体系、制度流程、人才队伍、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应急处置、对口支援、社会宣教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入手,已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此次获评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标志着市一院具备完成全省批量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能力,且能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在2018年连霍高速重大交通事故、沈海高速交通事故、徐圩车祸事故等突发性紧急救援事件的反应及处理中,市一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出色地完成各类伤病员的救治,代表了江苏省省级医学救援能力,树立了区域内紧急医学救援水平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