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7 浏览:1912 次
近日我院高新区院区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体重近400斤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女患者,患者自2008年10月生完孩子后,体重不断增加,高达360多斤,导致步伐沉重,行走困难,睡觉不能平躺,只能坐着睡觉,2018年2月18日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2月19日昏迷不醒、大脑缺氧,2月22日病情加重、心肺衰竭,我科李勇医生会诊后及时将患者收入ICU进行抢救性治疗。
患者入科时病情危重,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呼吸机纯氧的支持下,SPO2只有80%左右。由于患者过度肥胖,心电监护仪上的袖带根本无法测出患者的血压,我科翟怀香护士长迎刃而上,在患者动脉搏动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成功给患者进行了桡动脉置管,以此来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护理这位“重量级”的患者给ICU的护士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每到患者翻身时间,需要八个人合力才能将患者翻过身来,管床护士还要给患者带入的背部大面积压疮进行清创换药,整个翻身过程要花费近20分钟,大家都累得浑身是汗、腰酸背痛。每次翻完身,患者的氧合情况都会下降很多,需要进行半个多小时的膨肺治疗。“ICU的护士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给病人翻身,一年下来每位护士弯腰受力动作要达到近万次,腰肌劳损成了她们的通病。”翟怀香护士长如是说。
重症医学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A类病房,认真贯彻具有专科特色的“五个一”要求,在患者入科时给予通俗易懂的“入科宣教”;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重症患者约束”的必要性,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配合;在患者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责任护士运用图片卡和语言询问患者需求,并指导患者通过点头或者摇头来表达需求,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了患者的诉求;患者病情好转后,成功脱机拔管,责任护士耐心指导患者进行“拔管后的有效咳嗽”;在使用“无创通气”时,指导患者正确呼吸以达到“人机协调”的理想状态。
经过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近20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照料,在护士和护理员的协助下,患者能够坐起,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高新区院区重症医学科 翟怀香 何星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