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1067 次
市一院心内科、神经内科荣登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专科百强榜
近日,“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排行榜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该院心内科、神经内科首次同时荣登百强榜,实现了市一院乃至我市在该项评比中的零的突破。该榜单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办,以全国1629家三级医院为评价对象,权威性得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全国专科排名中,市一院心内科以总分30.01名列全国心血管病学专科68名,神经内科以总分38.00分名列全国神经病学专科87名;在全省专科排名中,心内科名列全省第8名,神经内科名列全省第9名。这标志着市一院的科技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实现了“在国内有地位、省内有名气、全市最权威”的目标定位。
近年来,市一院坚持医教研同步发展的办院理念,在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小民的带领下,高瞻远瞩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构建多个高端实验室,畅通国内外著名院校交流途径,实施多项鼓励政策,引导医务人员立足临床需求搞科研。多年投入付出终于厚积薄发,迎来累累硕果,近五年来医院共获立项科研课题近300项,其中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江荣 秦入结
急诊就是总要比死神快一步
——小记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快!胸痛老人入院20分钟上手术
急诊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斗随时随地都会打响,有时候奄奄一息的患者被七手八脚地送过来,家属慌乱中根本提供不了多少有效信息,这对医生诊断和后期抢救造成困难。为给患者争取时间,市一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人人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医术。
不久前,一位胸痛3小时不缓解的老人被家属抬进市一院,老人刚进抢救室家属就瘫坐在地上发呆,无法提供任何信息,急诊医师立即予以吸氧,同时为其进行心电监护、床边心电图、抽血等各项检查,几分钟内就诊断为急性广前壁心肌梗死,此时电话接通,介入手术室做好准备,20分钟后,老人躺在了手术台上,堵塞的血管已经再通,症状立刻缓解。
畅!急救绿色通道突破专科限制
市一院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创造性地分类别开通了胸痛、脑卒中、创伤、中毒4条急救绿色通道,并为每一条绿色通道设定了快速检查诊断规范,并将之视为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
★胸痛急救绿色通道:与院前和基地医院有紧密网络联系,及时上传心电图、生化指标和服药情况,无需挂号,快速入抢救室,明确诊断,快速溶栓或介入,缩短时间,挽救心肌,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市一院为国家胸痛中心。
★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与院前和基地医院密切联系,及时上传患者信息或影像学图片情况,无需挂号,快速入抢救室,及时建立静脉,查血糖和凝血功能,快速检查CT或CTA,明确诊断,快速溶栓或介入取栓或桥接治疗,缩短时间,挽救脑细胞降低致死致残率,目前静脉溶栓例数稳居全国前十。现市一院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创伤急救绿色通道:针对病情复杂、致死率高的复合伤、多发伤,与院前建立互动,与协作医院建立网络指导。医院内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骨科、普外、泌尿、脑外、胸外、EICU,能够快速检查,迅速救命。采用损伤控制方法,减少早期损害,采用先进理念早期结肠造瘘,降低多发伤尤其骨盆骨折的死亡率。
★急性中毒绿色通道:与院前建立密切联系,进入医院的中毒病人迅速洗胃和特效解毒剂,在抢救室得到及时、合理、规范的处理,随后在ICU病区及急诊病区得到后续治疗。
准!急诊医学体系获大幅完善
准确的诊断治疗是急诊医学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个简单的“准”字是建立在完善的急诊体系上的。2017年4月,市一院决定成立急危重病医学部,由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整合组成,包括通灌院区、新海院区、灌南院区三大院区。
★市一院急诊科(通灌院区)是本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同类型临床专科,由急诊门诊、观察室、急诊病区、EICU以及抢救室、手术室、清创室、血库、检验、B超、心电图、影像科和药房等组成。2017年8月,新海院区急诊医学科启用,设置病区床位50张,急诊ICU 12张。2017年9月灌南院区急诊医学科启用,设置床位23张,急诊ICU床位8张。急诊医学科二级分科主要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ICU、急诊输液观察室,以及高压氧治疗室、职业病科,是市一院“四大支柱”学科之一。2011年获评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救治患者15万左右,危重1万左右。目前已获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并积极创建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
科室具有完善的分诊系统和临床信息网络系统,并与院前有微信联系。能独立开展床旁血液净化(连续肾脏替代、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和人工肝治疗,能开展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能开展动静脉置管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压,静脉压和PICCO监测,能用超声评估创伤和容量状态,有完善的POCT系统,能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乳酸、血红蛋白、PCT、d-dimmer、BNP/PROBNP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内科辅助下能开展IABP,能独立开展经皮气切和内镜下经皮胃造口术,能进行ET-CO2和BIS监测。
★市一院重症医学科的前身是通灌院区急诊ICU,2008年独立建科,目前是本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同类型临床专科。具备全市最优最全的专科相关医疗设备和技术。
通灌院区有ICU床单元15个,设ICU后病房(高危病房)床位5张,并同质化管理本院4个专科ICU。新海院区设2个病区,有单间、净化病房区域等共计56个床单元,新引进设备与技术有:(1)全市唯一一台具有能量代谢检测功能的呼吸机NAVA呼吸机,并申报了新技术引进“经电活动辅助通气和膈肌功能监测技术”,现为全市唯一;(2)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机,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复苏法对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的影响;(3)具代谢检测功能呼吸机GE呼吸机,通过间接测热法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反映人体能量消耗情况,指导营养治疗,现为全市唯一。
(何炳虹 薛梅 邵然)
市优秀讲坛
市一院“一院健康大讲坛”1月20日讲座及义诊通知
(一)主讲专题:《家庭常见病的用药保健及注意事项》
主讲专家:杨广胜(药学部主任、副主任药师)
(二)主讲专题:《关于输液那些事(PICC)》
主讲专家:付小伟(静脉治疗组主管护师)
时间:2018年1月20日(周六)上午9:00
地点:通灌院区1号急救中心大楼2楼影像科示教室
咨询电话:85605166
QQ群号:21493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