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资讯

2017-8-9苍梧晚报《泌尿外科主任孙方浒》

发布时间:2017-08-03 浏览:830 次

市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孙方浒:

做医生的三种快乐

    下午5点,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一台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冲击着每一人的神经。

    主刀医师的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双手娴熟地操作着腹腔镜器械,打开小切口、寻找手术通路、引入腹腔镜、确定切除范围、游离组织、暴露肾上腺、超声刀分离、切断较大血管、切除后装袋取出、常规留置引流……一切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干脆利落,无一废步。

    当完整的肾上腺肿瘤被放入弯盘时,第二助手抬眼看了一下时钟,7分钟,他知道,国内还没有人能破掉这个纪录。

    这个纪录的保持者就是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市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孙方浒,当别人都在惊叹他精湛的技术时,他却有着另一番感慨:

    “如今已经是常规手术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二三十年前却是大手术,都是泰斗级的大师操刀,因为肾上腺位置深,并且一旦在术中受到挤压,就会大量分泌激素,患者的血压就上去了,可术后激素又没了,血压又往下降,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现在的腹腔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我们这些后来者没有理由不做好。”

    曾有一位同行问他:“有没有可能大家说起一个手术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你?”孙方浒说,这句话戳进了他的心里,也才有了7分钟这个全国纪录。他常说:“聚焦和专注给我带来的收获远不止这些,作为医者,还有三种快乐我百尝不厌。”

做好每一台手术

    当初选择步入医道,孙方浒的理由显得很“奇葩”,为了省钱。

    “跟现在比,80年代读大学肯定‘便宜’多了,但一年也要几千块钱,那时城市职工的收入一个月也就几十块到100多块钱,何况我这个农家孩子呢,所以我左思右想后最终报考了学制较长、学费相对经济的医学院,就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可披上白袍的孙方浒却由此进入了“开挂”模式。从滨州医学院本科到江西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再到素有“南湘雅、北协和”之称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随后他又先后在浙江台州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长达25年的职业生涯里先后师从王共先、申鹏飞等国内泌尿外科大师,并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江苏省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孙方浒靠着非同一般的执着钻研精神,一路走来。

    泌尿外科疾病主要包括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及下尿路疾病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泌尿系疾病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升高。对于泌尿系疾病的诊治,以前都做开放性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所以当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术式被引入泌尿外科后,孙方浒展开了新一轮探索。

    “没有一台手术是小手术!”这是孙方浒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

    尽管如今他已在开放手术、腔镜手术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近15年来,主要研究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主攻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例如曾改进盲穿法建立后腹腔镜间隙,定义“人工后腹腔间隙”,改进等离子电切术及剜除术。他提出突破性的后腹腔镜手术理念----目标性后腹腔镜手术,并经10余年的刻苦研究获得成功,可显著减少手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减少相关并发症,准备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杂志发表论文。多年的努力,其拥有10项技术创新,获得过市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完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级别的高难度手术,但现在,即便是一台小小的结石手术,他仍然会一丝不苟地做术前功课,没有丝毫懈怠。

    “我每周要做几十例手术,平均每天3—6例,仅今年上半年,我就主持做了近30例肾脏、肾上腺等后腹腔疾病手术。以前的开放手术,患者术后躺三四天还不能下床,现在的微创技术能让他们上午手术下午就下床,既然技术已经没问题了,就更不能让人的因素影响手术效果。从台上下来,如果能给自己的表现打满分,那真是挺满足的。”

看着患者恢复健康

    泌尿外科公认的特点是脏、琐碎,尽管急诊不那么多,但碎事太多,老年病人多,手术量非常大,现在大手术越来越多,有时一天十几台手术,加班是家常便饭,孙主任这样一干就是25年。

    “泌尿外科医生有个绰号,管道工。”孙方浒笑着说,“你可以想象家里什么坏了最要命?是上下水管道,没有水或污水排不下去,你这日子还怎么过?”

    随着孙方浒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每一个人几乎都有着难言之隐。

    盐城的王阿姨因盆腔疾病导致严重尿失禁,甚至连咳嗽、大笑都不敢,去哪儿都戴着尿不湿,身上终日散发着隐约的异味,精神几近崩溃。

    年过六旬的李大爷常发腰痛,但体检却一切正常。

    他们到底患了什么病?治不治?怎么治?

    “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把命交给了你,无菌单下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所以你必须从内心重视,完全为他们着想,回报他们的信任。被患者信任和看重而得到的幸福感,是我个人技术进步非常重要的原动力。”

    于是,孙方浒为王阿姨实施了经阴道尿道悬吊术,10分钟解决了困扰她十几年的问题;李大爷听从了孙方浒的建议做了前列腺癌筛查,化验结果是PSA升高,经住院穿刺活检,终于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接受了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李大爷已康复出院……

    “泌尿外科医生也要有很强大的神经线,碰到各种情况都要能Hold住,当你攻克了困难,帮助患者恢复了健康,内心就会感到快乐。”孙方浒说。

和患者成为朋友

    孙方浒有个习惯,在患者特别是疑难杂症患者在手术前,他都会亲自到病床前与他们谈心,坦诚地告之病情和手术的重要性,尽力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追求手术的最佳效果。

    “对不少贫困家庭来说,手术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医生如果能为每位患者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确保诊疗准确,效果最佳,就可以给患者节省费用,让他们少花钱。此外,医术固然重要,但向患者普及知识更重要,如果他们能做到防病于未然,这不是从更长远的角度为他们省钱吗?”

    孙方浒的这种态度,往往会有神奇的效果。

    年过七旬的张大妈因患膀胱癌做了膀胱全切和肠代膀胱术,可直到术前谈话时,老人的儿子依然对医生充满敌意:“这是什么手术啊?听都没听说过!”孙方浒和他做了解释,但对方的语气依旧很冲,孙方浒也挺不高兴,但不辨事不明,孙方浒一遍遍地耐心讲解,认真分析,最终取得了张大妈和儿子的完全信任。经过复杂的根治手术及术后恢复,张大妈术后康复出院。出院后,孙方浒经常和他们一家联系,教他们如何做肠代膀胱的术后护理,如今他们已成了好友。

    这,便是医德的另一种体现。

    2014年担任市一院泌尿外科主任以来,孙方浒率领的科室年门诊量发展为2万多人次,手术量翻了近6倍,微创手术由原来的25%发展成90%,泌尿外科被评为市级重点科室,打造了一支技术力量全面且学有专长的骨干团队,他们积极参与省市的学术委员会,多人次获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微创分会委员、结石组委员等职位。

    孙方浒也敏锐地看到了现代学科发展的亚专业化趋势,在科内设置腹腔镜学组、结石学组、男科学组的亚专业化分科,他的目标是使各个学组术业有专攻,做精做细,最终成为区域泌尿外科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中心。

    “一辈子太短,可治病救人却永远做不完,靠什么坚持下去呢?”孙方浒说,“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艺术性地完成每一台手术,从中感受到自我提升和人间真情,如此而已。”

 

市一院泌尿外科病区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护士站电话:85767008  85767009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