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7 浏览:1730 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第一次全体科务会侧记
肿瘤是医院主要病种之一,几乎与所有临床科室有关,在肿瘤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工作直接体现着一个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诊治实力,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搞好肿瘤科的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医院的发展。
市一院肿瘤(放疗)科已发展成为市重点学科,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国家卫计委科技处分子肿瘤检测中心示范基地、国家放射治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生物治疗中心协同创新单位、徐州医科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点和江苏大学硕士生培养点。为了不断探索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搭建高标准工作平台和统一协调的诊治体系,坚持肿瘤治疗的个体化、生活质量和规范原则,一支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分工合理、协作高效的肿瘤科诊疗团队必不可少的。该院肿瘤科首席专家蒋晓东上任尹始,便将肿瘤科的整合和规范化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于近日召开了全体肿瘤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参加的科务会。
会议上,首先从建制结构上进行规范,确立副主任和科秘书等职能分工;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后,将原来的化、放疗科整合为肿瘤1-6病区,筹建安宁护理病房和肿瘤微创治疗科,进一步丰富如热疗、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治疗手段;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建设肿瘤专科实验室,加强肿瘤实验室建设,形成区域性肿瘤分子医学公共服务平台;本次会议将各病区诊疗组进行了重新规划,选拔精兵强担任医疗组长,确立各医疗组的疾病诊疗重点,做到专人、专病、专精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
其次,确立了肿瘤科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在2017年及“十三五”期间重点体现精准医疗发展方向,积极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将医疗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和科研创新作为肿瘤科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开展精准放疗、分子功能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分子靶向在放疗中的应用等新技术;从肿瘤临床前筛查、肿瘤临床治疗、临床后临终关怀三个方面进行肿瘤学科体系建设;依托高通量测序系统,开展肿瘤精准治疗服务和常见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注重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针对性的患者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的肿瘤宣传周活动。
人才是知识财富的载体,是经济的命脉和竞争的制高点,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永恒动力。目前科内已经申报各类人才项目5项,具有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名市医学重点人才和青苗人才;举办和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等20余次。本次会议,针对专科梯队建设和专科人才培养,制订了专门措施;在现有博士6人,在读博士4人基础上,继续鼓励博士通过各种渠道,出国进修和深造,鼓励年轻的硕士考博,全方位重点培养年轻博士作为科室的后备人才。注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人才成长建立快车通道,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勇于创新的人才梯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把离退休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老专家教授请出来继续为科室建设服务,为学科的发展献计献策。会议上强调重视科研教学工作,推动新技术的准入与开展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十三五”期间以临床应用研究为导向,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孵化2-3个成系列、基础和临床结合的主攻方向;打造2-3个由基础和临床医师组成的研究创新团队,办好每年的“连云港市肿瘤高峰论坛”和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肿瘤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推进学科建设,更好地造福港城人民,相信肿瘤科在市一院副院长、肿瘤科首席专家蒋晓东和肿瘤科科刘春梅的带领下,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周霞 刘春梅)
快速康复、“无痛”先行
——记市一院创伤骨科疼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建设
近年来,在欧美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极力推广一种称之为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从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应激、减少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减少术后肠麻痹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关注,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显著改善了病人术后康复速度。
而无痛病房的建立就是快速康复外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常见疼痛强度评估中,骨科的疼痛级别最高,对于某些骨科手术病人来说,因疼痛不敢活动,严重影响了术后功能恢复,并大大增加了导致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创伤骨科在无痛病房管理基础上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与骨科手术技术、安全无痛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手术患者在无痛下快速康复,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和手术风险,同时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和满意度。
创伤骨科作为市一院疼痛规范化示范病房试点科室,在护理部主任马靓及院疼痛小组组长刘春梅总长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科室疼痛小组,根据骨科病人疼痛特点,制定了活动方案,修订适合骨科病人的常规、制度及流程等,开设病区疼痛宣传栏,在病人床边悬挂疼痛评分表及在床位一览卡放置疼痛标识,加大对无痛病房的宣传力度;科室护士长任西宁对病区医护人员进行无痛理念及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疼痛小组由骨科医生、护士及麻醉科医生、患者共同参与,医护人员在患者就诊、治疗、围手术期间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患者主动参与疼痛评估与处理,护士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医生进行监督与方案调整,为疼痛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以指导临床止痛药物的实施和调整,同时提倡根据个体化原则指导与调整药物剂量。通过这些合理充分的镇痛措施来缓解疼痛,使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功能康复锻炼。无痛病房管理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结合,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一系列规范、合理、高效镇痛、控制疼痛措施的实施,既保障了患者安全,有利于患者更早开展康复训练,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减少住院费用,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一院创伤骨科科室疼痛小组会继续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解除患者的疼痛”的服务理念,做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任西宁 相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