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资讯

2017-2-24电视报《“圈套器”让肿瘤瞬间脱落》

发布时间:2017-02-28 浏览:1739 次

“圈套器”让肿瘤瞬间脱落

市一院呼吸内科成功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切除气管内肿瘤

2017年新年伊始,市一院呼吸内科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例气管内肿瘤的患者经过该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李家树带领的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后痊愈出院,开创了我市经纤维支气管镜切除气管内肿瘤的先河,填补了我市在气管肿瘤微创治疗的空白,给我市气管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2017年1月初,60岁的邵大妈因反复咳嗽、气喘两周,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支气管哮喘,住院后按支气管哮喘做了相应的治疗,但气喘的情况不但没有缓解还出现加重的情况,导致邵大妈夜间不能平卧以及端坐呼吸,感觉相当痛苦。当地医院建议转入市一院诊治,邵大妈住进市一院呼吸内科后,李家树副院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查阅既往辅助检查后,在患者的胸部CT上发现了气管下端近分叉处有一类圆形肿瘤,肿瘤直径大约25px,堵塞了近2/3管腔。李家树认为邵大妈的诊断不是简单的支气管哮喘,其症状是由气管内肿瘤堵塞管腔所致,最终明确了邵大妈的最终诊断。

据了解,成人气管一般长11-13,直径37.5px左右,周围毗邻食管、大动脉、重要神经,狭窄的空间、险要的位置决定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并发症多、风险大、死亡率高,所以气管内肿瘤一直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题。考虑到邵大妈的症状较重、病情较复杂,李家树组织科内人员反复讨论,决定迎难而上,为邵大妈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切除肿瘤。

在科内人员以及气管镜室和手术室的充分配合下,李家树操作气管镜进入邵大妈的气管,发现肿瘤位于气管下端,表面血管清晰可见,这提示着出血风险较大,但术前的肺部增强CT已排除大血管供给肿瘤的可能,同时,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考虑到直接电切肿瘤的风险大且不易彻底切除,李家树决定使用圈套器予以切除。但是肿瘤位置特殊,不易圈套,然而李家树凭借多年的气管镜介入治疗经验,非常顺利且准确地将肿瘤根部用圈套器套住,随即李家树收紧圈套器,开通电凝键,瞬间肿瘤脱落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出血,肿瘤切除的也非常完整,创面几近光滑,完美的手术过程赢得了周围医护人员的喝彩。

术后,邵大妈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完全缓解,很快即康复出院,出院时邵大妈和家人再三感谢李家树副院长及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

李家树副院长说,呼吸内科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现已成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学科,无论是临床诊疗技术水平还是科研攻关在本市都是首屈一指的,近年,尤其在纤支镜治疗方面不断开展着新技术新项目,挑战技术难关,推动了我市呼吸专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造福了港城众多市民。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