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资讯

2017-1-26电视报《健康过春节》

发布时间:2017-02-02 浏览:2012 次

第一部分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健康检查是您的健康法宝

“治病于未病,预防重于治疗。”了解自身健康才能更好地保护、促进自己的健康,人的健康需要常盘点。疾病也许难免,肿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健康检查而失去了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的时机。请您牢记“四早”: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这是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拥有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早检查是前提,健康检查是您盘点的法宝。

市一院体检中心设立了压力族套餐、长寿族套餐、福态族套餐等16种体检套餐,希望通过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体检套餐,揪出受检者身体中的健康隐患。

2016年体检中心做了7万余例体检,检出恶性肿瘤20余例,6000多人转入临床治疗。近期对2万余例本市籍体检者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6项异常指标,其中高血压占24.87%,高血脂占23.32%,高血糖占7.64%,脂肪肝占8.29%,左房大占4.2%,心肌缺血占5.67%。同时,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了医学干预指导。

体检中心特色

1.高年资临床医师主检,体检结果由高职医师主持综合评估,使检查结果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2.设备设施配套齐全,其先进性在省内名列前茅,可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环境设置独立,与普通医疗区隔离,可避免交叉感染和保证良好的秩序。

4.根据既往病史、职业和地方流行病学特点,设计科学的体检方案。

5.全部使用一次性医疗消耗材料。

6.体检软件自成体系,体检人员健康体检电子文档全部保密且永久保存。

7.体检过的人员,在接收到体检结果确认信息后,可登陆网站查阅体检报告。

8.提供免费早餐。

9.开设贵宾体检服务。

10.高品质的检后医疗服务保证,使体检者得到早期正规治疗,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体检中心地址:院内号楼3

联系电话:85605092  85459090

健康热线:85605222

电子邮箱:lygtj5605092@sina.com

 

第二部分

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突发而危险之急病。当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胸痛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其他症状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应立即呼救,拨通120急救电话或附近医院电话。在救援到来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效果与心肺复苏中的胸外心脏按摩相同,可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在心肌梗塞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是最危险的时期,此时慌乱搬动病人、背负或搀扶病人勉强行走去医院,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急救时患者保持镇定的情绪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惊慌,就地抢救,让病人慢慢躺下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并立即给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时呼叫救护车。

在等待期间,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休克,此时使病人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如病人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且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坚持到医生到来。

脑中风的表现与现场救护

脑中风多发于40岁以上,原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心脏病的病人。大多由情绪波动、忧思恼怒、饮酒、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诱发。在中风发生前常可出现眩晕、头痛、视力障碍、麻木、瘫痪、猝然倒地、记忆丧失、失语、疼痛、定向丧失、精神异常等症状。

中风时患者的表现各不相同,轻者可见一侧口角向下偏斜并不断流口水;重得可突然倒地、大小便失禁,旋即进入昏迷状态。如中风后病人当即失去意识或倒地,此时的抢救仍应尽可能避免将其搬动,更不能抱住病人又摇又喊,这样会加重脑内的出血。

正确的作法是:若病人坐在地上尚未倒伏,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若病人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拨正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产生窒息。解开病人衣领、取出口内假牙,使其呼吸通畅。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气道被下坠舌根堵住,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呕吐物。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一时不能到来,可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低温可起到保护大脑作用。中风病人无论是否清醒,在现场急救的同时都应尽快请医生和救护车前来救护。对于因高血压病引起的中风不能采用颠簸剧烈的运输工具。

低血糖的自我诊断与处理

人的大脑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每小时约需要葡萄糖6g。当血糖浓度过低,葡萄糖持续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临床上一般以血糖<2.8mmol/L作为诊断标准。

低血糖的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轻者出汗、心悸、无力、震颤、烦躁、面色苍白,重者意识模糊定向力与识别力丧失,嗜睡、肌张力低下甚至抽搐、昏迷。常见病因以功能性低血糖最多见,其次为药源性、酒精性,而胰岛素瘤、肝源性、各种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反应通常呈慢性反复发作。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低血糖症的特点:

1.功能性低血糖症:本病在低血糖中最为常见,主要特征为餐后2~4h发作性低血糖反应,主要见于情绪不稳定或神经质者,中青年女性多见。一般持续15min左右自行缓解,患者感心悸、心慌、冷汗、饥饿等。

2.降糖药物所致低血糖:主要因为不恰当注射胰岛素或服用相关药物所致,因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和降糖药物使用史,故一般可诊断。但有些老年患者发病极为隐匿,临床表现仅为渐进性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故常被漏诊,若出现以上类似症状建议急查血糖。

3.早期糖尿病性低血糖症:本病属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隐匿性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多在餐后3~5h发病,症状轻微。

治疗上神志尚清的轻型患者口服糖水或糖果即可,预后良好。神志不清者应立即呼叫120送医院。因低血糖病因复杂,患者均应入院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市一院急救绿色通道——搀救生命的通道

急救绿色通道即挽救生命的通道,指创伤、意外伤害和危重病病人到达急诊时,有日夜畅通的便捷、合理的一条龙服务,使各类病人更及时,更畅通无阻地享受到最专业,最合理的优质服务。

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危及生命的重病人应先抢救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补办相关手续和费用。且在急诊区域内有专人负责运送病人。

市一院四条绿色通道介绍:

1.心脏病绿色通畅:对于符合“心脏病事件”的病人,在急诊将得到限时服务,可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确诊,及时得到专科医生的服务。

2.脑中风绿色通道:脑梗塞患者能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溶栓治疗;脑出血病人按神经内、外科专家共同认可的最佳方案,直通专科病区,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得到手术、微创手术或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适时得到DSA检查和神经内、外科专科治疗。

3.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复合伤、多发伤病人合理地就地治疗,避免搬动而危及生命,同时由于“联动机制”“会诊制度”“创伤应急处理体系”使病人在抢救室、ICU或手术室都能得到相关专科的联合诊疗。

4.中毒救治绿色通道:各类中毒病人将在抢救室得到及时、合理规范的处理;在ICU在急诊病区得到后续治疗。

 

第三部分

常见的营养保健品骗局当警惕

1. 在“健康讲座”中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功效,混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概念,然后送货上门。

2. 在社区内“免费体检”,然后告诉检查者患有疾病,服用某种保健食品可以帮助治病,然后送货上门或现场销售。

3. 个别保健食品的生产、经销单位建立会员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会员推销保健食品,然后再让会员进行销售。

4. 推销人员身穿白大褂,以医生名义看病,不收任何费用,取得信任后,告诉消费者某某保健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而自己可以联系到较低价格的正规产品,从而将产品推销出去。  

市一院临床营养科

市一院临床营养科属于一级医技科室,现有营养师5人,其中硕士3人。开设营养科门诊,适宜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代谢综合症患者;痛风患者;各种免疫性疾病患者;各种消化道疾病患者;肾病、肝病患者;择期或限期手术患者及术后营养治疗患者;亚健康状态人群;孕妇、产妇及发育期儿童;需特殊营养照顾的人群(如学生尤其是高考生,老人等);需增重或减肥者;需居家营养治疗的者。

该科还负担住院患者营养相关性疾病的诊治,营养支持治疗,病人营养教育及医用食品开发,以及教学、科研和公共营养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已根据住院患者的疾病治疗需要,开展了常规膳食、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及各类危重病人的个体化管喂饮食,在院内住院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营养治疗效果。

该科通过主办营养科普知识展板、编制《营养治疗手册》、免费发放疾病膳食指南等,在院内开展系列营养健康教育工作,使病友在住院期间获得与之相关的营养知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同时,该科免费为社区和学校等机构进行营养科普讲座,多次应媒体邀请进行营养知识讲座,面向社会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人体成分分析仪:发现您身体的秘密

紧随当今健康保健潮流,临床营养科引进了先进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及配套检查设备,该设备可检测体内的体水分总量,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骨骼肌,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腰臀脂肪比;内脏脂肪面积分析;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节段肌肉均衡分析:节段肌肉量,节段肌肉百分比,节段脂肪百分比;身体细胞量;营养评估;浮肿指数和节段浮肿指数;体重管理;肥胖分析;均衡分析;身体力量;骨矿物质含量、手臂周长、上臂无脂肪周长、胸围、腰围、臀围等,可探寻身体内所有的秘密。

自“人体分析仪检查”使用以来,已获得1000余位测量者的高度赞誉,这台机器所测出的数据指导健康保健提供了充实可靠的资料。比如测出某检查者左右上肢肌肉脂肪分布不均衡,该院营养科专业营养医师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导进行补偿性锻炼。

  

第四部分

春节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较多,酒局饭局频繁。平时各家各户也会购置许多零食作为年货。在开怀畅饮之际,应请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过个详和、健康、愉悦的春节。春节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儿童不宜多吃果冻等不易消化、人工色素过多的食品,也不宜吃人参之类的补品。

2如吃夜宵则最好吃点小吃、喝点牛奶之类的热饮即可。

3正餐油腻食品较多,零食最好以开胃、理气、消胀、降火、祛燥为主。如苹果、香蕉等水果;瓜子、花生、巧克力要少吃;山楂片、话梅等可适当品味。

4避免饮酒过量造成意识与身体感官麻痹,出现酒精中毒和生命危险的状况。

5适当饮茶可增味添趣,帮助消化,益于身心,但不宜多饮浓茶。

6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胆囊炎以及胃病患者。若有饮食过量的状况,应服用利于消化的药物。鸡鸭鱼肉食用过多后,通常会让人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头晕、心慌、脉搏加快、血压上升、气喘、下颚颤抖、上肢麻木等症状的美味综合征。

7菜肴中可以偶尔加入烤馒头,容易消化,也利于保护胃肠道。因为吃了以后,能在胃肠里吸附大量水分、气体、胃酸、细菌和毒素,最后随同粪便一道排出体外。

8胃溃疡患者饮食应注意少喝牛奶,大量服用牛奶和制酸剂可引起乳碱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少饮用烈性酒,切忌服用可以强烈刺激胃酸分泌的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应尽可能少吃。

9注意饮食卫生,未吃完的菜肴不要多次加热食用,容易引起腹泻、腹痛、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

10几种伤及五脏的饮食习惯应当避免。餐前吃西红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会产生烧心、腹痛等症状;做熟的绿叶菜存放过久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因此,绿叶蔬菜既不要长时间烹调,也不能做好后存放过久。

11某些疾病患者应该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擅自停止用药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五部分

消化道早癌可以门诊精确筛查了

早癌筛查意味着和疾病赛跑拔得先机

癌症是人类的噩梦,目前世界恶性肿瘤死因顺位排名前五位的癌症分别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直/结肠癌,其中消化道癌症就占了三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癌症防治的唯一出路为“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中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疗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认真做好癌症的“三早”工作,癌症的死亡率可减少约1/3。可现实问题是,如何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呢?答案就是早癌筛查。

正因为消化道癌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消化道早癌的概念近年来成为国内消化内镜医师研究热点。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早期不伴转移,容易切除,此时治疗可为患者赢得较多的存活机会,而中晚期肿瘤治疗、预后和患者生存期都不理想。因此早癌筛查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

电子染色内镜给医生火眼金睛辨早癌

那么消化道早癌筛查怎么做呢?多种消化内镜技术如电子染色内镜等技术就能轻松做到。

电子染色内镜(NBI)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的技术。NBI内镜技术可检出常规内镜下难以发现的微小及平坦病变,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疾病的发现率;可更清晰显示病灶边界有利于指导活检,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达到早癌筛查的目的;此外,该技术无需向目标组织喷洒化学色素,避免染色剂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近一个月消化内镜中心揪出数例早癌

市一院消化内镜中心是我市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市内最大的消化内镜诊断治疗基地,目前拥有消化内科领域先进完备的内镜设备和技术,在进行常规诊疗工作的同时,该科将早癌筛查引入临床,并提出了“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理念。

这一理念有着坚实的医学研究结论做支持,因为多数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都有从早癌到浸润癌的演变过程,早诊早治不仅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且预后一般较为理想。仅最近一个月,市一院消化内镜中心就检出了数例消化道早癌,并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医学干预,有几位患者已做完手术,预后良好。

新兴的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技术检查早癌,灵敏度高、使用简便、无痛苦、价格低廉,患者也易于接受,最难得的是,部分早癌患者被检出后,术后及时微创治疗无需放化疗,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种早癌筛查方法值得在大面积高危人群健康检查中推广普及。

 

第六部分

市优秀讲坛

“一院健康大讲坛”20172月讲座及义诊通知

(1)讲座内容:《别让“伪专家”忽悠了您的营养保健》

主讲专家:马东波(临床营养科主任、高级营养医师)

时间:2017211日(周六)上午900

(2)讲座内容:《肺结节,莫纠结》

主讲专家:周莹(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时间:2017年2月25日(周六)上午9:00

地点:1号急救中心大楼二楼影像科示教室

咨询电话:85605166
QQ群号码:214939190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