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资讯

2016-10-21苍梧晚报《急诊就是总要比死神快一步》

发布时间:2016-10-24 浏览:1248 次

急诊就是总要比死神快一步

市一院急诊医学科:任何急救都讲究“时间窗”

一般人对急救急诊的理解是“快”,尽可能得快,医疗干预早一分钟介入,伤病员的生命就多一分希望,而在市一院急诊科,除了“快”,还加入了“畅”、“准”两个字,强调在患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顺畅地获得专业、科学的救治。

“我们提出这一理念是出自急诊医学经典的‘时间窗’原则,无数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了抓住时间窗对危急重症患者治疗预后的重要性,比如脑梗塞治疗越早越好,创伤的救治时间有现场‘白金十分钟’和创伤后的‘黄金一小时’原则,而感染性休克在急诊一小时内进行抗感染治疗将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市一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雪峰说。

然而想要在急救“时间窗”关闭之前抓住生命的希望,这并非易事。

快!胸痛老人入院20分钟上手术

急诊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斗随时随地都会打响,有时候奄奄一息的患者被七手八脚地送过来,家属慌乱中根本提供不了多少有效信息,这对医生诊断和后期抢救造成困难。为给患者争取时间,市一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人人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医术。

不久前,一位胸痛3小时不缓解的老人被家属抬进市一院,老人刚进抢救室家属就瘫坐在地上发呆,无法提供任何信息,急诊医师立即予以吸氧,同时为其进行心电监护、床边心电图、抽血等各项检查,几分钟内就诊断为急性广前壁心肌梗死,此时电话接通,介入手术室做好准备,20分钟后,老人躺在了手术台上,堵塞的血管已经再通,症状立刻缓解。

快!几分钟内诊断亚硝酸盐中毒

除了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也让市一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即便面对濒死患者也能处变不惊,找出对策。几年前的那一天,20位面色青紫、失去意识的患者被急送至市一院急诊科,随行人员无法提供有效信息,急诊科医师根据快速生化检查结果和临床经验,快速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根据这一诊断结果,市一院在8分钟内在全院调集了阵容强大的抢救团队,给20位中毒者全部用上特效解毒药,24小时后20位中毒者全部康复。

畅!急救绿色通道突破专科限制

一般而言,患者就诊需要依据病情分流至各个专科,但这样的诊疗模式显然不适合急诊患者,专科之间的限制会影响患者就医的效率,因此市一院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并将之视为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

据了解,进入市一院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拍摄CT和X光片、进行血管造影等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根据病情需要,可直通专科病区,这种就医模式日夜畅通。

市一院还打破了传统急诊绿色通道“一锅烩”的弊端,创造性地分类别开通了胸痛、脑卒中、创伤、中毒4条急救绿色通道,并为每一条绿色通道设定了快速检查诊断规范,譬如进入胸痛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要接受快速心肌酶谱等检查、进入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可按神经内外科专家共同认可的最佳治疗方案直通专科病区、进入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在抢救室ICU或手术室可获得专科专家的联合诊疗、进入急性中毒绿色通道的患者在抢救室及时治疗后可转入ICU病区及急诊病区获得后续治疗等。

准!急诊医学体系获大幅完善

准确的诊断治疗是急诊医学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个简单的“准”字是建立在完善的急诊体系上的。目前市一院已建立起多科室联动综合诊疗、涵盖全面的急诊医学体系,包括了急诊内外科、急诊儿科、高压氧舱室、职业病科、急诊ICU、辅助科室以及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等,患者一旦进入相关科室随时进入急救状态,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医疗保障服务。

身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市一院急诊医学科,将拥有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博士、硕士学历、在省级医学会专科分会担任职务、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人才、市医学重点人才、重点人才培训对象在内的医学团队划分为多个急救小组,在心肺脑复苏、危重病监护与治疗、呼吸支持、中毒救治、手足显微外科和骨科创伤救治等方面,都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此外,该科还建立了专门制度,每天都有市一院10余位内、外、儿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级别医生在急诊值班,确保了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