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浏览:841 次
(记 者 赵芳 通讯员 江荣) 本报讯 总感觉睡不醒、打哈欠,整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开车注意力不集中……记者昨天从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这段时间因出现这类症状前来咨询问诊的市民还真不少。医生表示,这些都是“春困”的表现,是季节交替时的一种生理变化,该如何来缓解它呢?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4月8日下午2时许,市民王先生开车出门办事,沿着郁洲路行驶至港城大道路段的时候,突然感觉眼睛不听使唤地眯了几秒,而就是这几秒钟的时间,让他的车差点撞上了前面的车辆。
“最近晚上都睡得比较晚,当时车内温度比较高,就感觉有点想睡觉了,幸亏当时车速不快。”回想当时的情形,王先生还是有点后怕。
对此,市一院急诊科主任陈雪峰表示,天气变化对司机生理的确有些影响,尤其是春季天气转暖,很容易让人产生睡不醒的感觉,从而导致精神不集中,驾驶员春季“防春困”很有必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不少前来咨询问诊“春困”的市民。这些市民因为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此外,还会有食欲低下、烦躁易怒、精神抑郁等症状。
医生介绍,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春困”也就应运而生。
“春困时,人们会出现疲倦、乏力、嗜睡等症状,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陈雪峰表示,春天昼渐长,夜渐短,人们睡眠时间相对减少,也易感到困倦。
那如何解决春困呢?许多市民认为,既然犯困,那就平时多睡觉呗。对此,陈雪峰表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会越睡越困。那么,该如何有效缓解呢?
陈雪峰建议,市民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趁着天气状况好,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舒展肢体。在饮食调理上,要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甜品。此外,调整情绪,集中注意力。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盲目提神。食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过多,很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恶心等症状的发生。”陈雪峰说。
“春困”对开车的人来说,危害更大。因此,驾驶员在开车途中,最好是打开窗户,保持车内空气流通,还可以在车内准备一点风油精、清凉油,如果感觉疲乏了可涂一点在太阳穴和人中部位,能够起到瞬间提神之效,避免疲劳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