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文化 > 医院精神

《连云港日报》3月30日报道:一条深夜发来的求助留言

发布时间:2017-03-31 浏览:1717 次

陈关巧  江荣 “从我在网上留下求助信,到医护人员上门帮助卧床老父亲更换新的气管套管,不到1天多的时间解决了困扰我们一家半年多的大难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3月21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到了一封患者家属刘先生的感谢信和锦旗。这封千字文的感谢信背后不仅有着一段“求助”的故事,更是道出了弥足珍贵的医患之情,折射出医院延伸医疗服务帮助患者解决难题的人性化价值追求。

  ■ 求助  患者家中遇困难 网站留言寻求帮助

74岁的刘大爷(化名),是一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呼吸麻痹,卧病在床,2016年9月份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之后,为了减少花费,在重症监护病房住了一个多月后回到家中康复。日前,他的气切套管已经使用了6个多月,远远超过正常使用期限,按照要求必须去医院才能换管,但是刘大爷因为长期卧床,且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搬运非常不易,即使联系120去医院都很困难,再加上天气寒冷,家人又担心转运过程中着凉导致肺部感染。

一家人眼看着气管套管周围布满了不洁物品,种种办法都想尽了也没有解决,面对困扰,全家人一筹莫展。

3月13日的深夜23时57分,焦头烂额的小刘(刘大爷儿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市一院网站“医患互动”平台上留言寻求帮助。

  ■ 解决  医护上门帮忙 1天多时间解决多日困扰

3月14日早上8点,市一院网站信息维护员王龙看到刘大爷儿子的求助留言之后,马上将这一情况向院纪委书记胡蓉汇报。病人事无小事,胡蓉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安排急救科给予帮助。

距离发出求助留言不到9小时,小刘就接到电话,急诊科主任陈雪峰、护士长杨丽萍在电话中与他作了详细沟通。

3月15日上午,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骆继业和护士陈平带着物品来到刘大爷家中,经过检查、清理,快速更换气管套管,又帮助刘大爷听诊肺部情况,指导气管护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忙了将近1小时,两个人连口水都没喝又赶回医院上班。

从求助到解决问题,1天多的时间就解决了困扰刘大爷一家好长时间的大问题,“真的没有想到医院领导这么重视我们的求助,并且能那么快速地安排医务人员到家中帮我们解决难题。”小刘非常感动,再次于深夜写下千字文的感谢信,相比3月13日写求助留言时的愁苦无助,这一次的心里温暖无比。昨天下午,他专程请假把感谢信和锦旗送到医院。

  ■ 延伸  患者至上延伸服务 方便出院病人

病人事无小事,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换位思考,从细节找问题并立行立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近3年来,该院针对门诊服务、住院服务、职工素养分别开展活动,从40大项、100小项狠抓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针对许多出院患者健康指导的迫切需求,医院组织各专科开展延伸服务,通过电话回访、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微信微博网站互动、上门访视等多种方式,将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送到有需求的患者家中,及时帮助病人解决疾病康复中的问题。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