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7 浏览:1227 次
(江荣 陈关巧)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患者至上,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服务质量常抓不懈。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一麟杯”夏季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把好信息建设、医疗特色、优质服务、医疗质量、行风建设“五道脉”,改善病人就医感受,提升医患友好度。
把好信息建设“脉” 智慧服务更加便利
近年来,市一院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瞄准智慧医疗服务前沿,借助互联网+医疗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建设智慧服务型医院。该院40多个科室建立微信医患沟通群,通过微信搭桥,为出院患者开展延伸服务,定期在微信群对出院病人进行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在第一时间为病人提供需要的服务。
为实现医院医疗服务整体再提升,该院还推出移动医疗、远程会诊、微信医疗、银医通智慧服务等项目,与基层卫生院签订共享协议,集团内专科联盟实施心电、影像检查资源共享。如此,就医流程实现了颠覆性革新,极大缓解看病难等问题,构建了良好的新型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把好医疗特色“脉” 精准扶贫惠及群众
市一院作为全市卫生行业领头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力争以特色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今年,该院派出10名医务人员远赴万里之外的圭亚那进行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前后组织两批医疗队员前往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开展援助服务。大力开展免费爱心手术,今年开展的“爱之光”公益活动已为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重见光明,5年来为近20名先天性心脏病贫困患儿免费手术重燃“心”希望。聚力帮贫扶困献爱心,今年在“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中,对灌南县百绿镇南房村66户贫困家庭实行帮扶,为该村3名贫困大学生送各上3000元爱心助学款。帮助赣榆区塔山镇一户因残致贫农民脱贫。
把好优质服务“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在“一麟杯”百日优质服务中,市一院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不断完善便民设施并强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设立“志愿者服务驿站”,每天安排志愿者在重要岗位、重要位置为就医患者提供导医服务,职能处室工作人员轮流到门诊开展志愿服务。实施门诊窗口上班时间弹性制,成立了“患者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加强就诊高峰时流动导医的引导。深化专科护理内涵、推进专科护理精细化管理,护理部在肝胆外科病区、胃肠外科等病区设糖尿病个案管理试点,针对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母婴护理门诊”,安排资深母婴护理专家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结合各专科特色,开展专科专病“五个一”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病人的认可。
把好医疗质量“脉” 架起救治高速路
为了畅通急危重症病人救治通道,今年以来,医院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为抓手,架起港城救治高速路。目前,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胸痛中心以快速无线传输病人信息为载体,在120救护车和胸痛中心抢救室配备“扁鹊飞救”无线传输系统,实时传输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有利于对患者进一步治疗和对信息的有效跟踪。该中心运行以来,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高效快捷地架起港城“救心高速路”,已经为2000余例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把好行风建设“脉” 清风正气溢满院
德技双馨的医生才是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医生。为此,市一院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廉政教育,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意见箱和院长信箱、投诉举报电话等,及时查找问题,整改不足。举办廉政廉洁行医专题教育培训,制作发放廉政提示桌牌,开展廉政文化品牌征集活动,精选廉政教育书籍、设置廉政书架等,将廉政教育融入干部职工日常管理中,在全院医务人员中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真正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进一步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进一步便民利民,服务病人,我们永远在路上”,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小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