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新闻

《连云港日报》9月22日报道:老年痴呆症患者成走失高危人群

发布时间:2016-09-23 浏览:906 次

   (袁春梅 江荣 蒋勇) 近日,家住海州区的王先生在锦屏镇街头找到了从家中走失一整天的老母亲,见母亲安然无恙,王先生和兄弟姐妹几个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王先生的母亲孙老太今年已经78岁,患有老年痴呆症。而在港城,类似孙老太这样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情况常有发生。市110指挥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共接到老人走丢警情157起,而每位老人的走失,都导致了一个家庭的悲伤。

    一些老人出门后就再也没回家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鲍小蕾一天天计算着母亲走失的时间,这几年,母亲因为老年痴呆经常走丢,时间最长的一次有15天,但是这次,母亲从8月4日走丢,一直没有音讯。

    “我家老母亲陈学花,今年70岁,老年痴呆,老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山东口音,今年8月4日在海州区解放东路走丢,有知情者请联系电话:15366663578,重谢。”这些天,派出所、救助站,鲍小蕾都已经发出过求助,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每天忙碌的间隙不停地刷微信,希望通过朋友圈的传递,能让更多的人留意到母亲的去向。

    鲍小蕾介绍,母亲患老年痴呆多年,而且症状越来越重。“走丢前,她天天夜里不睡觉,或者最多睡20分钟就醒,老是要出门,看都看不住。”照顾老人让一家人筋疲力尽,但儿女们都希望老人能尽快回来,因为,有妈的家才是完整的家。

    “这两年我妈走丢太频繁了,有时一个月就能走丢好几次,救助站和派出所的民警都认识她了,巡查时遇到她就会将她送回家。”说着这些,鲍小蕾的眼角湿润了,她一直在期待着,说不定什么时候母亲就被好心人送回家了,她很想自己的母亲。

    每一位走失的老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悲伤。市110指挥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共接到老人走丢警情157起,而老年痴呆患者是走失高危人群,尽管多数老人最终平安回家,但也有部分老人一直没有下落。

    老人频繁忘事或许是病了

    老年痴呆,国际上通称阿尔茨海默病,该病最为人所知的信号之一就是健忘,起初患者可能只记住梗概,记不住细节,发展至后期就会完全遗忘,甚至两三分钟前发生的事都会全部忘光。这类病人,不仅容易走失,还会因为忘记关煤气等,造成安全隐患。病程后期因生活能力下降,往往需要他人照顾,给家人带来繁重的照顾负担。

    “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老年痴呆症。”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孟云霞介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对该病的认识并没有跟上,而农村地区的形势特别严峻,人群就诊意识不强,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病情往往已发展至中重度。

    “老年痴呆病早期,病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不知道刚做过什么,或者反复机械地重复一句话、一个动作或做一件事,子女会觉得这样的老人很烦、很嗦,都觉得这是年龄大后的自然现象,但事实上,他们是生病了,加之现在子女工作忙,又远离父母生活,在沟通关心不足的情况下,疾病就会悄然发展。”孟云霞提醒,发现老人记忆力下降一定要及早就诊。

    家住连云区的陈大妈半年前被家人发现记忆力明显下降,刚烧上水就不记得了,直到水烧干才被家人发现。陈大妈的女儿觉得这事有蹊跷,便带着母亲及时就诊。在市第一人民院记忆障碍门诊,孟云霞通过对陈大妈进行一系列专业量表测试检查后,诊断陈大妈为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症。因为发现早,服药治疗半年后,陈大妈遗忘减少了,生活变得自如,并能处理日常的家务。

 

    “虽然老年痴呆症无法根治,但是治与不治不一样,早治晚治也不一样。”让孟云霞感到着急的是,门诊中类似患者陈大妈这样本人或是家人非常重视的特别少,在庞大的患者群中,80%~90%的患者都未得到及时诊断,更不用说及时的医学干预了。

    她特别提醒,一旦有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重复同样的话或是问题、想不起常用物品的名字、不记得当前的时间和地点、无故说钱包或存折被偷了、容易因小事发怒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诊治,千万别等老人“不认人、不记事”才想起来找医生,此时的治疗效果通常会大打折扣。

    家人虽痛苦无奈但依旧坚守

    “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就别让他出去了。”这句话让陆琴(化名)几近崩溃。陆琴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4年,之前一直在淮安老家跟其小女儿生活,去年被接来连云港。但是就在今年年初的一个中午,陆琴出去十分钟时间,回家时发现老人不见了。

    失联将近24小时,还好陆琴寻着了老父亲,要不她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尽管老人老年痴呆了,照顾很费劲,但是老人把我们几个抚养长大不容易,要是在我手上走丢了,我没法跟兄弟姐妹们交代。”陆琴说,老人发病严重时,经常说她藏了自己的存折,会满屋子到处找,找不到就骂人。

    “因为感恩,所以坚持。”是另外一老年痴呆患者家人的心声。苏女士是一名老年痴呆患者的女儿,其母亲因为老年痴呆,完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老人从不去马桶大便,总是在房间里找个小角落解大便。即便这样,苏女士总是安慰自己,还好她知道在同一个地方“解决”。

    尽管挚爱的亲人依旧每天出现在视野里,但却不能和往常一样沟通与交流,情感的表达与互动已经变得不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患上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坚持照顾病人的家属们。繁重的照顾任务、患者的记忆退化、人格改变,都对照顾者本人造成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理压力。

    链接:黄手环

   “黄手环”公益活动是一项防止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的爱心行动。早期的黄手环附带识别卡,上面写清老人的姓名、家庭地址、亲人联系方式,以便老人不慎走失后易于他人发现或送回。目前使用的黄手环除了识别卡,还增加了二维码,可通过扫码识别联系病人家属。

    黄手环是联系患者家属的纽带,是爱与帮助的象征。当您在大街上看到有佩戴黄手环的老人时,请注意他可能需要帮助。在他处于危险或茫然中时,请查看他的手环,联系他的家人,送他平安回家。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