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30 浏览:1222 次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个别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二、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手、足臀部和肛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部分病人有大小泡。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轻症病人预后良好,无后遗症;重症病人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危及生命。
三、家长怎么办
家长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进食情况及精神状态。特别对年龄在3岁以下的小儿更应多加关照。
1.体温正常,或体温在38度左右,进食好,精神佳的小儿,可在家观察,口服中成药。
2.体温持续达39度,或出现精神欠佳、烦躁、易惊、反复呕吐、呼吸促等,应立即到正规医院专科诊治。
四、预防
该病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夏季高发,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1.在该季节,应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或人员较密的地方。
2.注意手卫生。
3.平时加强小儿的身体锻炼。
4.如已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应加强监护,一旦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