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8 浏览:637 次
(一)高血压
血压病是指体循环血压的持续性升高。正常成人的血压在1 2-18.7/8-12kPa(90~140/60-90mmHg)之间,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常有一定的波动.若多次测定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应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早期可无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引起脑,心和肾等内脏器官的病变以及脂质和糖代谢的异常,产生头痛.头晕,心悸、多尿和浮肿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阻止高血压的进展和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南:
1.低盐饮食,不吸烟、不喝酒
2.选择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打拳、炼坐式气功等。也可按摩头面部,促
3.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方法为先搓热两手,再用手反复按摩头面部20-30次。
4.限制高脂肪饮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不吃动物的内脏及其制品,可常食用黑木耳、山楂等。
5.高血压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降压药突然停用降压药导致”停药反跳现象降血脂药物应遵医嘱服用。避免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保持大便畅通。
6.从卧位到立位时不能太快,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二)高脂血症
血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5,72mmol八,甘油三酯≥1.69mmoI几时,则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易导致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
高脂血症病人要节制饮食.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的需要为准。降脂药种类很多,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病人应多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
健康指南:
1.人体中的脂肪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高脂血症的人应控制饮食。主食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为主。不食甜食、花生、动物内脏、鸡皮、鱼子、脑、动物油脂等。多吃海带、紫菜、金针、香菇、大蒜、洋葱、核桃肉。果仁等食物。饮牛奶宜去脂,不加糖。蛋类原则上每周不超过4只。烹调食物用素油,并限制总热量。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脂肪的消耗及减轻体重
3.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三)糖尿病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病因尚未明确.遗传因素胖、病素感染均与发病有关。典型症状有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消乏力等,并可有皮肤疖。痈等化脓性感染。女性患者的外阴瘙痒、视力下降常为其首发症状。
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和应用降糖药物治疗。如饮食不当,治疗不正规,各种严重感染等均可造成糖尿病病情严重恶化甚至昏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健康指南:
1.饮食控制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病员应按医师指导的食谱进食按时进餐。
2.学会自测尿糖或血糖,了解自己经常服用的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牢记用量和用药时间。测尿糖、血糖的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加以记录。
3.定期到医院随访,接受专科医师指导,不宜随意停用或任意改变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要防止低血糖反应。
4.注意皮肤清洁,预防感染,禁烟,禁酒,适当参加体力活动。
5.病程较长者并发皮肤感觉障碍、微血管病变时。所穿鞋袜不宜过紧经常活动肢体,防止外伤,受冷以及在高温下要采取降温措施等。
6.如有发热、咳嗽、尿频、疖疮等疾病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感染播散。
(四)肥胖症
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时称为肥胖。肥胖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往往与遗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调节失调等有关。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轻度肥胖者可无症状,而中、重度肥胖可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肥胖者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静脉动曲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健康指南:
1.必须控制进食量。
2.发现肥胖情况,应先到医院检查,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肥胖。
3.进食低脂、低]胆固饮食。
4.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5.对减肥药物的应用应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五)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一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是由胆固醇在肝内沉积所致。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饮酒,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或因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而产生。
健康指南:
脂肪肝需综合治疗;脂肪肝的发病与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其治疗需采取控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原发病调节饮食、运动、药物和物理治疗等综合疗法,以及不良行为干预等原则。
目标:①控制体重;②调整血脂和控制血糖;③促进脂肪肝康复。
(六)乳腺疾病
乳房疾病多见于妇女,男子或儿童乳房不发育,故很少发生病变。
女性的乳房患病时.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乳房肿块;2、乳头有液体溢出,这种液体的颜色可以是乳汁样,也可以是血性的或呈淡黄色,这两方面的表现可无任何症状,常在无意中触碰乳房时觉得有块或更换内衣,胸罩时发现有渍斑;3、不少妇女由于乳房疼痛方知乳房有病。
常见的乳房疾病有乳腺炎、乳房囊性增生病(又称乳腺病或小叶增生)、乳房肿瘤等。乳房疾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每个妇女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学会自查乳房有无病变,有可能发现早期乳房病变。
健康指南:
1.学会自我检查的方法并经常作乳房自然检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房疾病的关键。
2.自我检查方法:躺平,手指平放在乳房一侧,挨交摸整个乳房。正常乳房是软的、无肿块、无结节或触痛。特别注意乳房的外上角伸向腑窝方向的部位,不能遗漏;腋窝也要检查,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检查时不要抓捏乳房。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非哺乳期妇女乳头有液体流出或胸罩、衬衣上有渍斑,或检查时挤压乳晕附近乳头有液体流出,应到医院检查。
4.月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经后消失,如伴有乳房肿块的也应去医院检查。
5.40岁以上妇女,家族中有乳房癌病史的更应多作自我检查,也可定期去医院检查。
6.乳房有肿块就应该就医检查,常常需要作手术将肿块切除并作病理切片才能明确诊断。
(七)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35岁以上妇女约10%发生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随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继发性及合并症等而异。临床上常见的现象是:一、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非周期性(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占1/3。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均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出现。二、腹部肿块,下腹部肿块常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诉,可高达69.6%,有时也可能为肌瘤的唯一症状。三、疼痛,表现为腹痛者约占40%,腰酸者15%和痛经者45%;亦有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酸背痛。四。压迫症状.可出现尿频、小便困难。尿闭、尿潴留、尿痛、便秘、下肢浮肿等。五、白带增多。六、不孕与流产。七、贫血。
健康指南
⒈定期检查,如3—6个月作一次B超或妇科检查。
⒉做好避孕措施,一旦怀孕,对人流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易出血。
⒊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绝经后又有阴道流血应警惕是否发生变性。
⒋月经过多者应积极纠正贫血,预防贫血性心脏病、心肌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⒌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时要定期作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如发现以下情况,应作手术治疗。
(1)有明显症状,特别是月经过多或腹痛,治疗无效者
(2)子宫肌瘤迅速增大,或大于3个月妊娠子宫者。
(3)子宫肌瘤伴变性者。
(4)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颈部或突出于阴道者。
(八)前列腺增生
老年男性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大多为前列腺肥大所致。进一步确诊要进行肛门指检和超声波、CT等检查。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病。药物治疗如用保列治、哈乐、高特灵等可以改善症状,严重者可进行射频或微波热疗.亦可手术摘除肥大的前列腺。
健康指南:
1.男性老者有夜尿增多、排尿用力。尿后滴沥症状应首先考虑到有前列腺肥大的可能。
2.少喝酒、冬天注意保暖,因为喝酒、感冒等易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而加剧排尿因难症状。
3.有尿意时即排尿,不要因开会或不方便等原因而延迟排尿。膀胱过度膨胀可导致急性尿潴留。
4.前列腺肥大可引起尿路梗阻,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盂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所以应该积极治疗。
5.前列腺肥大还容易和前列腺癌混淆,所以有前列腺肥大症状的老年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
(九)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人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它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使老年妇女骨骼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发病;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骨质疏松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躯干缩短、驼背、压缩性骨折,腰肌痉挛、腰背疼痛,四肢骨容易发生骨折,且以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宜多到户外活动,但需避免跌倒。
健康指南: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2.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
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
4.忌烟、忌酒。
5.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
6.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
(十)肿瘤
肿瘤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100多种疾病的通称。它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毗邻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即被称之为转移的过程。
恶性肿瘤是全世界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在2005年全世界5800万死亡数中,恶性肿瘤占所有死亡的?60万(或13%)。
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种类为:
男性:肺、胃、肝、结肠直肠、食道和前列腺。
女性:乳房、肺、胃、结肠直肠和子宫颈。
40%的恶性肿瘤可予以预防(通过健康饮食、身体活动和不使用烟草)。五分之一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造成的 主要来自乙肝病毒(导致肝癌)、血吸虫(胆管)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
通过实施癌症预防战略可减少多达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如果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可治愈另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
恶性肿瘤治疗的目的是治愈恶性肿瘤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一些最常见恶性肿瘤种类,例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在得到及早发现和根据最佳证据治疗时,有很高的治愈率。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洗和化疗。依靠涉及成像技术(超声波、内窥镜、x线摄影术)和实验室(病理学)的调查作出准确诊断对于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健康指南:
1.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已知上百种致癌物质中,绝大部分与生活方式有关。如含酒精饮料与食管癌、肝癌、喉癌;烟草与肺癌、食管癌、口腔癌、咽喉癌、膀胱癌;槟榔与口腔癌、高脂饮食与乳腺癌、肠癌、胆囊癌;霉变食物与肝癌;生育史与乳腺癌;无子女或少子女与卵巢癌等。不当烹调也可产生致癌物质,如煎、炸、烧烤、烟熏事件中,含有几十种高致癌物质。总之,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症有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预防近50%的癌症。
2.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如果精神上高度紧张,情感上过于脆弱,情绪易于被动等都会引起食寝不安、身体抗癌能力下降,导致病情恶化。
3.生活要有规律,既不要卧床大养,也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随着性子来。无论作息时间、学习、娱乐都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可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肿瘤的复发、转移也就无机可能。
4.要注意调节饮食。癌症病人在康复期要设法增进食欲,饭菜要清淡可口荤菜搭配。粗粮兼食,既不能单调乏味又能不可过于油腻.以易消化吸收为宜。进食时要环境轻松、心情愉快、不偏食、不过多忌食,更不要暴饮暴食。
5.要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由于癌症病人一般体质较弱,往往伴有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糖尿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康复期要进行积极治疗,为全面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6.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也就自然增强了抗癌能力。病人可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抱太极拳、习剑、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