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5 浏览:349 次
精准!脑肿瘤手术从显微导航开始
神经显微导航技术让医生变身“拆弹专家”
左侧顶叶镰旁脑膜瘤,紧挨着脑部盘根错节的血管和神经生长。
切,存在伤及血管神经继而影响肢体及生理功能的巨大风险;
不切,瘤体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存在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隐患。
朱大妈的手术5年前就被注定了,起初只是头晕恶心,休息后能自行缓解,随后只是间歇发作便没在意,谁知竟养虎为患。最近一年,朱大妈活动后头晕发作频繁,短暂休息也不见好转,忐忑之余找到市一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李爱民,确诊为“左侧顶叶镰旁脑膜瘤”。
“麻烦”,这是李爱民评估她病情后最直观的感受,这个瘤栖身在颅内血管神经细密交错处,娇嫩的脑血管、脑神经不堪一触,手术时如有伤及,患者轻则残疾重则丧命。
这是一台借助先进的神经显微导航系统实施的左侧顶叶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李爱民将朱大妈影像检查数据导入神经导航系统,系统即时完成了对朱大妈颅脑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并根据朱大妈的年龄、病灶特点、部位以及可能的定性诊断,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在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同时,帮助主刀医生找出了最接近肿瘤、最安全的入路,确定了分块彻底切除肿瘤的方案。
术中,李爱民手里的利器还不止于此,在最先进的神经导航系统的指引下,他还使用了神经内窥镜,内窥镜提供了朱大妈脑部病灶周边的真实情况,使得他对手术周围的情况更加了解,从而使手术在微侵袭的前提下得心应手。3个小时后,李爱民顺利摘除了朱大妈的颅内肿瘤,正常的神经、血管结构无一损伤。
“神经显微导航系统是神经外科治疗脑肿瘤的利器之一,让我们医生变身成‘拆弹专家’。神经显微导航手术所倡导的微侵袭,是神经外科手术发展的大趋势,即在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神经血管组织。”李爱民说。
吕静媛 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