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新闻

2016-8-30苍梧晚报《血液病科医生赵利东:冲破“不治”那道墙》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2235 次

血液病科医生赵利东:

冲破“不治”那道墙

“我总说自己干这行是‘生逢其时’,我赶上了血液学科的黄金时代,亲眼见证了从单纯的放化疗,到靶向治疗、诱导分化治疗、生物治疗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这样的飞跃,亲手实现了恶性血液病从不治之症到可以治愈的全过程,完成这一过程血液学科只用了20余年的时间,而这20余年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黄金期。”

这是身为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科主任的赵利东常有的感慨。

在外人眼里,赵利东每天和各种血液病打交道,其中不乏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在内的恶性血液病,与其他器官组织的“有形”肿瘤不同,血液病游走全身,病情发展变化快,也更加棘手,特别是有“癌中之癌”之称的白血病,在十几年前我市的长期生存率不足20%,治愈患者更是寥寥无几。而这一切从2003年开始在市一院里出现变化,赵利东就是掀起这股改变风潮的人。

在临床实现对白血病采取国内外标准化疗诱导缓解,完全缓解率超过80%,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血液疾病的长期生存率不断攀升,赵利东只用了13年。

我曾经也是《血疑》的忠实粉丝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热播的日本电视剧《血疑》,让中国老百姓了解了一种不治之症——白血病,这其中也包括赵利东:“那时我还在念中学,我就特别好奇,这种病怎么那么厉害,能把人折磨成那样。”

所以,1988年从内蒙古医科大学毕业后攻读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时,赵利东首选了血液病专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血液病的奥秘,解开自己和很多人心里的疑惑。这份坚持让他成了一块“海绵”,无论在鞍钢集团总医院,还是在天津医科院血液病研究所,他一直在如饥似渴地学习。

赵利东没想到的是,自己初入行的时刻也是国内血液学科发展黄金时期的起点,医学研究开始进入基因时代,新医疗技术和理论知识的革新让血液学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伴随着这股风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个医疗机构纷纷将血液病科从大内科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科室,不过此时的市一院还显得有些落寞,整个血液病科仅有3个医生,10张病床还得和放疗科合用,就收治了8-10个患者,治疗技术乏善可陈,特别是白血病,仅能做常规化疗。

“所以2003年我作为被引进的医学人才来到这儿时,内心是失望的。”赵利东很坦白,“外面对白血病的治疗已经发展到基因层面,我们还在靠化疗一条腿走路,这怎么行?”

赵利东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被称港城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一人

赵利东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2003年9月,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医护人员赶赴苏州大学附一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专门学习,并谋求与对方医院开展合作。

“等不了了,一方面患者基数越来越大,你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另一方面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赶不上这班车就要落后好多年。在我看来,没有比造血干细胞移植更能检验一个血液病科的综合能力了,最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治愈这种不可一世的不治之症,你无法想象这项技术对医生的吸引力。”赵利东说。

2004年5月,市一院血液病科完成了我市首例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并获得巨大成功,赵利东团队无疑开创了我市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先河,他也被称为我市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一人。

时至今日,赵利东领衔的市一院血液病科已经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40余例,均获成功,第一例无病生存已达11年,平均年移植病例3-5例,1年和3年生存率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异基因骨髓移植五年累计存活率达75%,也居国内领先地位,这在全国地市级医院是首屈一指的,市一院更在2010年获得了江苏省第三类新技术准入资质,成为我市惟一被准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医院,并于2011年再引入非亲缘间移植技术。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革新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的发展,我们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手段不断翻新,国内的血液病治疗技术也领跑世界,如‘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达到90%等研究成果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除了治病我还得为患者精打细算

血液病科的工作极其琐碎,赵利东早上查房后下一次医嘱,中午化验结果出来后还要下一次医嘱,患者病情变化时又得下一次医嘱,别科的同事常和赵利东开玩笑:“你们血液病科医生就不能利索点儿吗?”

“血液病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快,症状说来就来,比如某位患者发热,你不能给一粒退热药就作罢,得做培养然后再用药,并据病情发展灵活调整种类、剂量。再比如某位患者血小板往下掉,我们就得赶紧想办法,有时候得提前好几天打算,所以血液病的任何治疗都不是简单的事。”

对赵利东来说,血液病科医师心更累,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不可能一次搞定,所以他们的花费较大,而为了让患者继续治疗下去,医师不止要考虑他们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还要通盘考虑整个疗程的费用,追求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前提下的疗效最大化,所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赵利东大胆尝试采用国产药品代替进口药品,使移植用药基本国产化,使移植费用降至大城市的一半左右。而在赵利东的积极争取下,2013年市一院更成为血友病A、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新农合患者帮扶政策的执行医院,从而让很多农村贫困血液病患者用上了格列卫、达希纳、施达赛、拜科奇等天价特药。目前市一院血液病科“价廉效好”的品牌已广为人知,其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的费用仅是省级大医院的2/3左右。

如今,赵利东领衔的市一院血液病科拥有国际先进的无菌层流病房,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设备齐全,拥有一支以硕博群体、副高级以上职称为主的专科医生队伍,常规开展所有血液病的治疗,其中白血病MICM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使我市白血病的确诊率上升至99%以上;以国际先进化疗方案诱导白血病、淋巴瘤缓解,缓解率达80%以上,辅以大剂量化疗巩固,恶性血液病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市内独家开展染色体、流式细胞仪白血病免疫分型等先进检查项目,提高了我市疑难血液病的确诊率;开展白血病残留病灶的检测,使白血病的治疗更加准确和个体化,避免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

“我遇到了最好的年代,亲眼见证了不可治愈的壁垒被打破,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赵利东说。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