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7 浏览:1002 次
“微创”麻醉,刷新佳县麻醉新技术
麻醉也能做“微创”?是的,你没听错。
腰麻在我国运用非常广泛,但普遍是采用16G的穿刺针先行硬膜外穿刺。近日,在为一名87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时,援陕医疗队麻醉科专家王培培带领全科一起,首次采用了这种“微创”麻醉方法。所谓“微创”麻醉,是指采用25G特细细针穿刺单次腰麻技术,它的特点是创伤极小、对体位要求低,对于下肢骨折、剖宫产以及反复麻醉的患者来说更舒适。
这名患者年龄大、肺功能差,而且3天前患者清创有腰硬联合麻醉史,本次清创手术时间短,为了减轻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体位配合的难度及降低硬膜外反复穿刺的并发症,在与乔雄雄等几位主任讨论后,王培培认为“微创”麻醉是最理想的选择。25G特细针,像头发丝一样细,这对麻醉师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在实施麻醉过程中,王培培驾轻就熟,精湛的操作技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在“微创“麻醉这一大招的加持下,这次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说这次麻醉跟以前不一样,基本上没有感觉,手术过程中很舒适,做完手术也没有头痛、腰痛的情况,真心为连云港医疗队的专家点赞!
康复科首次开展肩袖重建术后康复治疗
3月26日,家住木头峪镇的张先生在干活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导致左肩冈上肌断裂、肩胛骨骨折,随后在佳县人民医院骨科进行了肩袖重建手术。
术后的张先生在网上查了一些训练方法,但关节僵硬、疼痛、肿胀始终困扰着他。于是,张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了正在佳县支援的连云港市康复医学科专家闫振壮。闫振壮仔细了解病史并查体,与贺喜召主任讨论后,认为患者目前肩袖重建术后合并骨折未愈合,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治疗难度和风险较大,所以康复治疗的方案要有针对性,同时治疗强度的设定要十分谨慎。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闫振壮亲自上阵,在手法力度、物理治疗参数方面手把手教学,雷小军、高魏鹏两位治疗师配合默契,在康复团队的密切合作下,经过4周的治疗,张先生的左肩关节功能极大改善,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已经不影响日常生活。
张先生表示,肩袖损伤的康复,可真不是揉揉按按那么简单,康复过程中有泪水也汗水,更有康复科医务人员的科学训练和一直关心和鼓励。希望连云港援陕专家能长期合作,为佳县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与此同时,援陕医疗队其他成员也再各自专业上进行精准帮扶,张广慧队长除专科工作外,定期进行内科大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开展讲座,介绍学术前沿知识;匡蕾主任定期上妇科门诊,陆续开展了绝经后宫颈病变的手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等复杂病例的诊治工作;葛洋主任完成多例复杂性胃肠镜检查。医疗队还继续走进乡镇、社区,开展义诊帮扶工作。
苏陕情谊,关山难阻。连一医援陕医疗队,将会继续在黄土高原上书写对口支援的新篇章!(援陕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