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新闻

中大医院结对帮扶连一医科研研讨会暨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89 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院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中大医院结对帮扶机制作用,9月23日下午,我院在高新院区成功举办结对帮扶连一医科研研讨会暨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本次会议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资深专家团队来院进行精准指导,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施辉,副院长刘松桥、孙勇出席会议,各科室科研骨干、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百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议由副院长刘松桥主持。

培训会上,施辉作动员致辞。他首先对中大医院专家团队的倾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深刻剖析了我院科研工作存在的短板与差距。施辉院长强调,本次培训是正视差距、补齐短板的“加油站”,更是借助结对帮扶力量、重塑科研优势的“突破口”。他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必须沉心学习、精准“取经”,主动交流、高效对接,并将此次培训作为2026年申报工作的起点,锚定目标、狠抓落实,力争实现国自然申报的“弯道超车”,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孙勇对2025年国自然申报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在集中培训环节要带着“问题清单”听课;在分组培育环节要提前梳理好“核心问题”;在培训后落实环节要按时间节点序时推进;在长效保障环节科技处要做好“全流程服务”。

本次培训会特邀中大医院张建琼教授和巢杰教授两位资深专家进行授课张建琼教授以“医学研究基金申请书写作的思考与建议”为题,系统讲解了国自然申请书撰写的关键要点和常见误区。巢杰教授则围绕“国自然的选题:从‘想法’到‘方案’的跨越”,结合自身成功经验,阐述了如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的创新思维。

下半场培训采用分组培育形式,在两个分会场同步进行。每位申报人进行5分钟的开题汇报,重点介绍立项依据、科学假说、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和当前困惑,专家随后给予针对性指导。这种“量身定制”的指导模式,直击标书撰写中的个性问题,受到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申报书中研究方案的不足,并给出了具体修改方向,这种精准指导对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来说真是太宝贵了!”一位参加培训的青年博士表示。

培训会持续至下午六点半,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指导精准,解决了申报过程中的许多具体困惑。通过结对帮扶平台,中大医院的科研“真经”得以精准传递,为我院科研人员破解申报难题、少走弯路提供了宝贵机会。

本次培训既是落实结对帮扶合作的具体行动,更是瞄准2026年国自然申报“提质增效”的实战动员。下一步,科技处将按照“全流程服务、精准化指导”的原则,持续推进申报各项工作,力争在2026年国自然立项上实现新突破。(科技处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815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