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

爱心在护理中闪光----记我院省级儿童危重症专科护士李月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1216 次

  34岁的她,身材苗条,一双慧眼,精干、犀利、性格果断。为了护理事业,她付出了10多年的美好年华;她心系患儿,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她凭着对生命的敬重,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以德技双馨的人格魅力,成为科室医护人员的榜样,承载着生命之托。她就是江苏省儿童危重症专科护士、我院儿内一科主管护师李月。
  2004年,李月从徐州医学院学成毕业,来到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6年9月轮转至儿内科,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她始终坚持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一心扑在病房,把心挂在患者身上。患者的呼唤就是号令,为此,她常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只要科室有抢救任务,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或靠前指挥,或进行热情周到的护理。李月的工作信念是:病人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被病痛缠身的患儿。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久前,烧伤科收治了一位不慎被沸水烫伤急诊入院的患儿,胸腹部5%深二度
——三度烫伤创面,创面大小不等的水疱让家长心疼不已。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清创、补液、抗感染治疗,可是患儿一直持续高热伴抽搐,予布洛芬口服后效果不佳,如何控制好患儿体温成了首要问题,烧伤科申请儿内科医护人员会诊,李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科护士的专业技能,分析到这个孩子在体温上升的时候会有寒战,伴有手脚冰凉,这时应该给予保暖,在手脚变暖和的时候才能给予物理降温。那么如何做好患儿的物理降温呢?李月有她的秘密武器:将常见的婴儿尿不湿用10%低浓度酒精浸透,置于冰箱冷冻室,制作成360度全方位爱心冰帽,利用爱心冰帽予患儿物理降温,第二天患儿体温就有所下降,患儿体感舒适。患儿体温虽说是控制住了,但李月仍不放心烫伤的患儿,一直陪护到凌晨四点才回去休息。李月已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护理了多少患儿,有多少危重患儿经她护理转危为安。在她脑海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
  常言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医学技术的革新和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使得李月很早便意识到更新理论知识、精炼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繁琐而细碎的,但她总是利用工作之余的点滴时间给自己充电,完成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学业,2010年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儿科危重症护理,2014年攻读江苏省儿童危重症专科护士。漫漫长路,步履不停,在专业技术提升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此外,担任儿科重症监护室的责任组长和儿科护理总带教老师的她还积极帮助科内年轻护士及实习护生。遇到难以沟通的病人家长,遇到难以完成的静脉穿刺,遇到充满困惑的专业难题,年轻护士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李月不但帮助解决这些疑难,化解这些矛盾,而且会在危机过后细细地讲解,传授经验和方法。授人以渔正是她培养年轻护士的重要方法。记得去听课,回家多看看书,多查查资料,多总结分析。这些朴实的话语,经常响在年轻护士的耳边。
  在她看来,反思才会发现更多问题,多思才会有不断创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李月就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带动年轻护士一起开启头脑风暴。为提高儿科护理安全,李月还积极响应护理部
护理用具创新的号召,在王平护士长的指导鼓舞下,带领儿内科的护理姐妹们开动脑筋,想出用尿不湿自制爱心冰帽的金点子,从而达到物理降温持续时间长、降温效果好、患儿舒适的目的,此项发明创造获得了院护理用具创新大赛二等奖。除此之外,李月在院内外组织的各类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先后荣获江苏省儿科紧急医学应急演练二等奖技能标兵三基知识竞赛一等奖连云港市校院合作班一课同上教学交流活动二等奖、院级优秀护士等称号。

(护理部  赵雨蒙)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0508150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