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动态

通灌抢救室:疫情阻击战中的那一抹“耀眼蓝”

发布时间:2020-03-07 浏览:797 次

    在疫情防控救治中,通灌急诊抢救室医务人员无畏逆行,用专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无穷的爱心和责任心,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为港城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一线才是我的阵地”,疫情来势汹涌,但无人退缩,通灌抢救室的护士主动请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李权权,一米八七的年轻小伙子,是抢救室中年纪最小的护士,今年才21岁。自去年6月份工作以来,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回过一次徐州老家。疫情发生前,他本申获批休二天回家看望父母,可疫情发生后,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同事面前他总调侃说“我是男生,体力好,能熬夜,又是单身,有的是时间,我来上班最合适。” 他跟护士长说“不回家了,随时叫我。”在病魔面前,其实没有人不会害怕,因为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女、妻子、丈夫、父母……可当疫情肆虐,人民需要帮助时,他们总是义无反顾。他们的坚守,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护士张晓公公婆婆婆家在湖北孝感。在牵挂家人的同时,她的老公还偷偷写了几行字塞在她的口袋,鼓励她,同时也激励着奋斗在一线的所有抢救室的护士。                                                 

      1月22日下午5点左右,市民刘先生匆匆来急诊就诊。分诊护士高秀梅、徐华丽在询问病史后得知刘先生长期居住武汉,回连后发热、咳嗽。分诊老师敏锐洞察到可能有疫情问题,她立即给患者更换口罩,将其带入事先布置好的隔离诊室,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起初刘先生称现体温正常,拒测体温,在护士耐心解释下测得体温38.3度,接班的护士倪佃丽按相关要求第一时间留取了标本,护士长进行汇报,采取相关检查和措施后刘先生被送入隔离病房继续治疗。他就是1月31日连云港首例痊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救人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好自己,所以防护工作就尤为重要。科室院感质控护士卢唱每天都会督促大家勤洗手,规范佩戴防护用品,带领大家学习相关防护知识。身为通灌门急诊党支部第四党小组组长,她主动要求加班,时常鼓励大家,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防护物资短缺一直是大家担心的问题,为了节约防护用品,科室的邵士芹、林青和高秀梅三位老师主动承担起物品申领和保管的工作,领物到个人为了节约手术衣,分诊的护士连续上班七小时,都不敢喝水,就怕上厕所 ,他们说“忍忍就过去了,现在不能随意使用一个口罩一件隔离衣”。一天下来,她们的头发被汗水浸透了,贴身的衣物湿了一遍又一遍。

       冬季本就抢救任务繁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抢救室护理团队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因为他们有一位“工作狂般”的护士长。他继承了这个岗位一贯的敬业精神,从杨丽萍护士长到于杰护士长,从“港城十佳员工”到“市最美护士”。他工作十二年,每年春节都在医院坚守岗位,今年更是不例外。疫情发生之初,他调配科室人员、重新排班、布置隔离病房、细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 、院感防护、消毒隔离等等每一个具体工作。腊月二十六至今,他没有休息一天,十几天连轴转,更有好几次是24小时。他在工作群里要求大家“如有不适,立刻告诉他,没有轻伤不下火线之说,不许疲劳上岗”。他却是万事当先,他亲自护送患者入住综合病房,主动给疑似患者采集标本,存在风险的事总是他带头做。他用尽全力把危险拦在了大众和科室之外。

        是啊,无私奉献保护着人民的不只是网络和新闻中那些奋战在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还存在在你我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一起,一定可以度过难关。最后,以于杰护士长新年时发的朋友圈结尾:“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却是每逢佳节倍忙碌。寒来暑往,大家相识已逾近三年;秋收冬藏,我们更期携手下一旬。经过的一年,既有老友暂离,亦有新朋加入。团结谓之团队灵魂。国难当头,不退者皆为国士,瘟疫无情人有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取胜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饮庆功酒。”    

 

                               通灌抢救室 张晓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0508150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