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4 浏览:1668 次
许丽,副主任护师,连一医通灌院区总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8年,她从一名护士、到心胸外科护士长、大外科护士长、再到一名干练睿智的院区总护士长的角色转变,她不忘初心,半生热爱,用“心灯”照亮需要帮助的生命,成为病人身边的“提灯女神”,护理管理中的主心骨。
心怀大爱,义无反顾踏上援疆路 2019年3月5日,在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许丽生日的那天,她义无反顾和9名同事带着神圣的使命飞跃千山万水,奔赴距离连云港4000多公里的新疆霍尔果斯,开展为期10个月的医疗援疆服务。
三月的霍尔果斯市天气还有些寒冷,报到的第一天,她克服身体的疲劳和环境气候的不适应,很早就来到医院护理部,熟悉环境、了解护理队伍现状。发现这里的护理水平和医疗条件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后,她暗暗的决定,一定会把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当作了自己的家,去付出、去热爱。
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完成多项突破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许丽就早早来到医院准备一天的工作。针对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薄弱的情况,许丽以“5.12”护士节为契机,在市卫健委及市人民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开展全市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竞赛和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比赛。
作为一名策划、实施和执行者,为了保证顺利完满地完成这次活动,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给市、乡两级参赛选手培训示教。每一个护士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渗透着许丽主任的心血和汗水。当活动圆满结束时,她疲惫的脸上挂满了兴奋灿烂的笑容,她激动地说:“我没想到参加比赛的护士,理论比赛和操作比赛都表现那么好”。
到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几个月,许丽就实现了4项突破:远程护理会诊、护理急诊急救操作流程演练、护理查房、护理规范化管理的常态化。
远程会诊,让哈萨克族大妈重获新生 哈萨克族的姜大妈年近花甲,患糖尿病多年,长期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不料半年前右下肢开始出现皮肤溃疡,当地护理人员面对破溃的下肢和腹部青紫的皮肤束手无策。许丽了解后,立即联系“大本营”——连一医护理部,请求糖尿病专科护士给予指导。通过远程视频,连一医护理部就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的难题详细指导,制定护理方案,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和系统培训,姜大妈的伤口很快好转痊愈。因为远程会诊和所需敷料都是免费的,姜大妈感动的流出了眼泪,激动的说:“感谢医院医生,感谢援疆护理专家。”
风雨援疆路,兄弟民族情“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次有意义的远行。”许丽克服家庭的困难,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援疆,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当她知道格干沟牧场有个哈萨克族牧民沙里山别克的儿子、女儿不能自理,无法站立走路,她不辞辛苦和同行的援疆专家一道,联系远程会诊,亲自去抽血标本,为确诊疾病送检。
她不嫌脏、不嫌累,看到可爱的孩子,她美丽的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亲切的抱起小朋友,就像抱起自己的孩子。她和哈萨克族牧民沙里山别克一家结成了亲戚,给与了经济、医疗护理和生活中的帮助。她常说:“我有个哈萨克族弟弟,妹妹和二个孩子。在这里,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天山脚下盛开的玉兰花 许丽一心扎在援疆护理工作上,护理人员有技术困难她就帮忙解决困难,病人有需求她就帮忙解决需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的护理部工作越来越规范,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也更加细致周到。她为医院培训出更多优秀的护士,借由她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和先进技术长久的留在霍尔果斯,服务霍尔果斯人民。
许丽说:“上一辈我们家有3个护理人,妈妈、大姨、三姨干了一辈子护理,爱了一辈子护理,她们对护理工作的执着和敬业深深感染着我,引领我步入护理这个行业。”
许丽的优秀品质,爱岗敬业精神,严谨、务实、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值得每一个医护人员学习,她就是不畏严寒,开在天山脚下的“白玉兰”。
Copright© 202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00508150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