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最需要我的地方——援阳博士梁径山再度赴阳新开展医疗帮扶

作为第六批援阳专家,梁径山对阳新这片红色土地有着别样的情愫,这是他继2021年之后,再次回到阳新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

做专业领域的“带教者”

“当患者和家属听到我是来自连云港的援阳专家时,看着他们信任的眼神,我明白这就是我援阳的意义所在,我义不容辞。”梁径山说。

11月21日,梁径山抵达阳新县人民医院的第二天,神经外科收治一位60岁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有三个出血点,分别位于左枕部和双侧额部,左侧枕部硬膜外血肿明显增大,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主网膜下腔出血,左侧枕骨骨折并颅内积气,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术前,梁径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病情后,打消家属顾虑,敲定手术治疗方案,争取最大限度的成功救治和最好的预后,随后急诊行双侧额部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左侧顶枕部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三个部位出血同时需要开刀,对医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梁径山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竭力抢救,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手术结束时,已经是接近凌晨12点。

手术同时,梁径山为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开展了现场的演示教学,通过“传帮带”提升当地的医生的技术水平。

手术时,他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手把手教学,努力让科室医生快速掌握手术技能。教学查房时,他讲解每位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原则和实施具体治疗方案时的注意事项,使科室医生对诊疗行为更加规范。他还积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开拓大家分析病情的思路,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小试牛刀“修补脑洞”

三个月前,50岁的董大姐由于车祸伤急诊在阳新县人民院行“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顺利清除颅内血肿,并去除了部分颅骨,术中去除的颅骨骨瓣,并没有被当做医疗垃圾进行处理,而是被“精心”保存了起来。

董大姐术后恢复良好,但颅骨缺损一直是患者及家属的一块“心病”,不仅因为颅骨缺损影响美观,而且颅骨的缺失会导致脑组织的摆动,压力不均,脑组织容易再次受到损伤。

听说有连云港神经外科的专家坐诊,11月24日,董大姐再次来到阳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梁径山的帮助下,决定为其行自体颅骨回植术。自体颅骨骨瓣修补再植,因其弧度、大小符合自身生理,术中不需要修剪、塑形,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与此同时,“严丝合缝”的自体骨瓣还能减少排异反应与感染风险,患者在心理上也更能接受。董大姐术后恢复良好,心里的压力也骤减,终于如释重负展露轻松的笑容。

在服务群众中做“先行者”

在阳新县人民医院,梁径山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坐诊、查房、做手术,这就是他一天下来的全部行程。即使在休息日,遇到危急重症患者,他也是随叫随到。

“在这里没有孤独与寂寞,没有地域和时差;有的只是热情和温暖,尊重与支持,让我满怀干劲在这片原本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上认真工作,我只想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更多地传递给这里的同事朋友,为阳新县人民医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梁径山的援阳之旅还在继续。神经外科这支有他倾力帮扶的医疗队伍,承载着他的希冀与期望正在不断壮大,一如既往却又不同以往。(阳新县人民医院  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