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劳动美 致敬奋斗者

3-1.jpg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勇


孙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市脑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神经介入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科学基础教研室主任,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连云港市 “521高层次人才”,连云港市神经介入学科带头人。从医多年,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他用执着和汗水诠释医生的神圣职责,用关怀抚平创伤,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好不平凡的职责和使命。

争当表率,以服务患者为最高宗旨

作为一名神经介入科医生,同事们常称他为:奔跑在“生命线”上的排雷专家,他说,对于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刻得到治疗,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孙勇除了担任了神经介入科科主任职务以外,还担任着脑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职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他始终坚持“四个一”服务: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

刻苦钻研,不断引进开展医疗新技术

孙勇在扎实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汲取医学科学智慧,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求突破,推动医疗技术创新。2013年7月,他率先在连云港市独立开展神经介入手术,填补了连云港市的空白;2015年4月,在连云港市首次独立开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开创港城以血管内微创代替开颅手术先河;2017年9月,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连云港地区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取栓手术,将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致死率致残率由85%降低到30%左右,甚至50%以上的患者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大大减轻了社会与家庭的沉重负担,他建立7*24小时守护港城人民的“急性脑卒中救治团队”,每年救治避免死亡或重残患者百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心怀群众,坚持“卒中”科普工作

深知“防大于治”的孙勇,不怕苦、不怕累,利用“卒中”救治的专业特点,将志愿服务延伸进社区、乡村,先后多次前往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等三十余个乡镇基层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脑卒中筛查与义诊工作。

“健康扶贫公益行—脑卒中讲座与义诊”、“首护天使健脑护卫队”、“红手环—脑卒中健康宣教”、“重阳敬老 情暖金秋”、“世界卒中日”...2015年以来,孙勇带领团队义务服务筛查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近万余人次,真真正正为百姓预防“卒中”作实事,作好事,收获了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

同样作为脑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孙勇积极组织与连云港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退役军人提供健康咨询、血糖血压监测、上门服务指导和医疗健康随访等服务,并多次组织医疗专家走访慰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革命老兵,送医送药。


3-2.jpg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艳辉


于艳辉 儿内科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肾脏学组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作为一名儿内科医生,于艳辉一直践行“时刻以病人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于艳辉从事的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许多患儿都是慢性疾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病史询问起来难度大,于艳辉在每次接诊病人时都会耐心地询问和仔细查体,用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准确分析,及时作出诊断及治疗,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2021年10月22日,于艳辉受医院委派,至湖北省阳新县医院对口支援4个月,期间担任阳新县医院儿内科业务主任。在阳新的4个月里,于艳辉时刻不忘医院嘱托,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当地医生认真查看每一位患儿,24小时接听当地医生的电话,即使休息时间,遇到疑难危重病人也随叫随到。对于遇到的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查房,积极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在科室及医院内举办专题讲座,同时与援阳医疗队其他队员一起下乡义诊,把我院精湛的医疗技术惠及到每一位需要的阳新县人民,获得了阳新县卫健委、阳新县政府的高度评价。

2022年连云港市疫情暴发期间,于艳辉两次主动申请参加我市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诊治工作,先后获得“2022年连云港市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和“最美逆行医师”称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于艳辉也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2023年举办的连云港市卫生健康系统妇幼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3-3.jpg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尚修超


尚修超 显微修复重建外科负责人,师从全国著名手足外科专家芮永军教授、顾加祥教授,江苏省手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市十四五“花果山计划”医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擅长四肢创面软组织修复重建、手足外伤及手足疾病的诊治、先天性或外伤导致的手足畸形矫正、周围神经卡压松解以及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断指再植、断肢再植、甲沟炎根治、腱鞘炎松解等。

专科技术工作上,首次开展我市微小游离皮瓣创面修复;首次开展我市微创周围神经松解;在显微外科领域,断指再植、断肢再植、手指再造以及创面皮瓣修复方面市内技术领先,带领我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积极发展,组织我市首次显微修复实操培训课,带领专科人员及专科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显微修复重建技术水平。

在科研探索方面,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修复方面的科研研究,现阶段在工作中积极拓展相关基础研究并申报课题。在临床工作中,迎难而上积极改进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系列期刊6篇,核心期刊3篇,SCI论文1篇,专利12项。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摸索,发明了一项新的手术操作方法,该手术方法不仅明显的改善了常规手术术后外观不佳的缺点,而且充分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经过长期的探索及患者回访效果优异。


3-4.jpg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洁


王洁 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她潜心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扎实努力学习养老相关知识及技能,先后获得2021年江苏省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2021年连云港市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还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五一创新能手、2019年院优秀共青团员、院首届“一麟健康小使者”公益培训导师等。

她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养老护理工作既繁琐又复杂,她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当老人身体不适,她总会立刻起身赶到老人身边,轻声抚慰;面对失智老人不配合时,她能够宽容淡定、耐心有方。老人们信任她、依赖她,亲切地称她是“心理治疗师”。她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热爱养老护理工作,在前进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进步。

工作以来,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老人、家属及领导、同事的好评。老人的依赖、家属的信任、领导同事的认可,都是她继续对养老护理坚持奋斗学习、拼搏奉献的力量。作为养老院里年轻的护理人员,她用自己的方式照顾者老人,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得到了尊重,让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让肢体障碍的老人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用自己乐观与开朗感染每一位老人。养老护理是一项光荣而有使命感的职业,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专业优势,为老人提供细心、周到、专业的服务,让老人有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